-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做好规划,集中力量,建设美丽新农村
杜燕盛
《乡村振兴大擂台》节目是一个面向全国全省展示茂名乡村振兴成果的好机会。该节目从人居环境整治、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产业发展五大方面,通过户外乡村真人秀VCR、开杠时刻、现场拍砖、为乡村打call等多个环节进行PK比赛。根据节目赛程设置,我市首轮与湛江市的同台竞演已结束。高州元坝村最终以790分的全场最高分,勇夺十强赛资格,代表我市晋级下一轮比赛,化州市平垌村也获得了751分的好成绩。目前,网络投票火热进行中,希望市民积极为茂名高州元坝村的“产业发展”和化州平垌村的“污水治理”投票。
高州元坝村、化州平垌村用“颜值”和“实力”讲好了茂名乡村振兴的故事。这两条美丽的村庄,都是团结互助的村庄,都是适度集约经营的村庄。相比城市来说,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发展产业;相比各自努力、乱搭乱建来说,只有做好规划,集中力量整治,才能建设美丽新农村。借助《乡村振兴大擂台》,两村干群团结奋进,力争上游,展示了我市农村产业兴旺的景象,展示了我市近年来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果,展示了新时代我市农民敢想敢干创新发展的精神风貌。
集约经营振兴乡村产业。产业兴旺是乡村兴旺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人才外流,青壮年都去外地工作,逢年过节才回老家,平时乡村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这样的乡村是无法兴旺的。有了产业,就有了工作岗位,才能留住青壮劳动人口。青壮人口留在家乡是有非常多好处的,除了自身是高素质的生产要素之外,他们还照顾老人、关爱孩子,家庭更加和睦,乡村更加和谐,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要振兴产业,就必须有产业规划、集约经营。
元坝村几乎家家户户种荔枝、制元肉、酿蜂蜜、做电商。该村整合村中种植、仓储、物流等电商销售资源,实现“统一技术、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宣传”四个统一,达到整村集约经营。在推动荔枝产业纵深发展的同时,元坝村结合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荔枝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户+农民”的发展模式,接受村民的资金、土地、果树等入股,发展养蜂、观光采摘、民宿、游船、自行车租赁,以及水果加工、特色餐饮等新业态,走出“一果先行,诸业并进”的生态发展、富民兴村之路。平垌村积极鼓励在外发展的“本土人才”回乡创业,并借鉴他们在外创业经验,培育新的能工巧匠、行家里手,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村培育以谷林蔬菜、藏龙湾释迦、湖艳柑橙和园林绿化树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建成农田高标项目2个,成功创建了谷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藏龙湾释迦种植示范基地、湖艳村祥华田园果业种植示范基地、园林绿化树种植示范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从这两个村庄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到,集约经营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集约经营需骨干带头,需乡村“能人”带领。两村都坚持党建引领,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作用,积极带领群众集约经营振兴产业。
因地制宜认真做好村庄规划整治,建设美丽新农村。元坝桥头村曾经杂草杂木丛生、污水横流,环境卫生很糟糕。2018年进行集体人居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以来实现华丽蝶变,行走在桥头村,人们仿佛置身于水墨山水画中:山云缭绕、碧绿环抱,白墙黛瓦、鸟语花香,依托大唐荔乡文旅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游客络绎不绝。在桥头村的改造示范效应下,别的自然村不甘落后、奋勇争先,一幅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和美画卷在元坝村徐徐铺展。平垌村对境内的三丫河进行生态修复,利用村低洼地建设了百亩人工湿地公园,人工湿地在提升对小东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的同时,又为村民群众休闲、娱乐、运动、学习提供了一个优质的绿色生态平台。该河段水生态得到修复,水鸟和鱼虾相戏,成为周边村民网红打卡点。目前,平垌村建成15座以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进行处理的水质净化站,实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有效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
两村的变化有目共睹,化蛹为蝶,有多年以来的积累,也有参赛“乡村振兴大擂台”的促进作用。村庄产业兴旺、环境优化,仅仅靠个人的努力是做不到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适度进行集约经营,做好规划。这是村民共同的家园,需要村民凝聚共识,在共同的目标和规划指引下,一起努力,美丽家园一起建,美丽环境一起管,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而这,正是两村进行经济改造、环境改造和人文改造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