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谷雨祛湿汤
■苒夏溪
“小溪,过几天就谷雨了,天气潮湿,要多煮些祛湿汤喝。”电话那头,外婆的声音满是关切,也悄然勾起我对往昔的回忆。
儿时,每到谷雨时节,外婆家的小院总会弥漫着茵陈那独特的香气,外婆常说:“谷雨时节雨水多,湿气重,得多喝祛湿汤,茵陈祛湿的效果最好了。”
谷雨前后,正是茵陈鲜嫩的时候。外婆扛起小锄头,挎着竹篮去地里采摘茵陈,我便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她身后。乡间的小路蜿蜒曲折,路边小草挂着露珠,在晨光中闪烁,宛如颗颗细碎的水晶。微风拂过,带来泥土与植物混合的清新气息,那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味道。
嫩绿的茵陈一丛丛、一簇簇,宛如绿色的精灵,在田间欢快地舞蹈。外婆蹲下身子,仔细地挑选着每一株茵陈,动作娴熟地将茵陈采摘下来,放入竹篮。我也兴致勃勃地跟着帮忙,可小手总是不听使唤,不是揪断了茵陈,就是不小心连根拔起一大把。外婆看着我,眼里满是宠溺,笑着说:“囡囡,慢慢来,茵陈可娇贵着呢。”
等到竹篮装满,外婆便牵着我的手,踏上回家的路。到家后,外婆径直走进厨房,将采摘回来的茵陈全部倒在盆中,仔仔细细地洗净,挑出坏的部分。随后,她把茵陈整齐地晾晒在院子里,让阳光充分洒在茵陈上。在日光的照耀下,茵陈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经过几天的晾晒,茵陈褪去了原本的嫩绿,变得干燥而富有韧性,浓郁的香气也被封存其中。
日子就在对谷雨的期盼中悠悠过去,谷雨当天,厨房里再次热闹起来,外婆开始为我们煮茵陈排骨汤。
大锅里的水在灶火的催促下,“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仿佛在欢快地歌唱。外婆先把洗净的排骨下锅,随着水温升高,排骨表面的杂质慢慢浮起。外婆便熟练地用漏勺撇去浮沫,接着,她从储物罐里取出晒干的茵陈放进锅中。干茵陈在炖煮过程中,悠悠地释放出一种更醇厚的香气。茵陈的香气与排骨的肉香相互交融,弥漫在整个厨房。此时,外婆会撒上一些姜片,倒入少许料酒,为这锅汤增添别样风味。盖上锅盖,小火慢炖,时间也在这袅袅热气中慢了下来。
我总会搬着小板凳,坐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望着灶台。鼻尖萦绕着汤的香气,肚子里的馋虫被勾得蠢蠢欲动,眼睛紧紧盯着那锅盖,盼着它能快点打开。外婆瞧见我,笑着刮刮我的鼻子,舀起一小勺汤,轻轻吹凉,递到我嘴边:“小心烫,慢慢喝。”那汤入口,先是茵陈独有的微苦回甘,接着是排骨炖煮后的醇厚鲜香,各种滋味在舌尖上跳跃,最后留下悠长的回味,仿佛将整个春天的生机都浓缩其中。
如今,我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可外婆的谷雨祛湿汤却从未在记忆中淡去。那一碗碗汤,承载的不仅是外婆对家人健康的关怀,更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深情厚意。每当谷雨时节来临,我总会想起外婆忙碌的身影,想起那碗热气腾腾的茵陈排骨汤,心中满是眷恋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