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林召棠故里
■戴亮海
金秋的一天清晨,我们相约去粤西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参观,这里是清状元林召棠的故里。
巴士驶近霞街村,打开车窗远眺,远处的田野,稻谷熟了,金黄金黄的,宛若给大地铺上一层层的金子。秋风摇曳,沉甸甸的稻穗有节奏地晃动,广袤的田野好像翻滚着金色的波浪。燕子在田野上盘旋,与金色的稻浪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丰收画卷。我们来到林氏宗祠前下车,一座古式宗祠映入眼帘,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周围民居新楼林立、建筑玲珑别致;村道平坦、卫生整洁。
我们参观了林状元故居、状元井、林氏宗祠、状元坊和林召棠纪念馆。在林召棠纪念馆里,瞻仰了林召棠夫妇画像,品读林召棠的诗词、对联,参观了林召棠生前用过的朝服、端砚、印章等。亲临其境,正如陆游的《小室》诗曰:“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林召棠纪念馆内处处弥散着浓厚的书香气息。
在品读林召棠的诗词中,我十分欣赏林召棠这两首诗。一首是《丽山樵唱》:“夕阳何处下归樵,袅袅清歌度远飚。野色苍凉兼牧笛,岚光浓丽上烟霄。声含乐岁丰鱼稻,梦有奇情幻鹿蕉。倦斧好留棋畔坐,人间楼凤爱长条。”另一首《延华弄月》:“碧甃朱栏定有无,一湾清绝照尘区。人来海上看明月,秋到波心湛夜珠。水态风情参更活,天光云影淡相娱。源头汩汩凭谁浚,断碣墙阴长绿芜。”这两首诗以精心传神的描绘,成功地勾勒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透露出作者对故乡赞美之情。从诗词可见其才华横溢,腾蛟起凤。
明清时期,吴川这一带因为靠近大海,常遭海盗侵扰,夏季又频受台风侵袭,使得当地百姓生活困苦,子女难以获得教育机会,科举成功更是难上加难。林召棠却倚仗书香家庭背景,得天独厚,加上天生聪敏,后天勤奋努力,经过了乡试、会试、殿试层层筛选,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举高中状元。在封建社会科举历史中,他是粤西唯一的状元,成为粤西传奇人物。意想不到命运多舛,他没被朝廷重用,只授职翰林院修撰。道光十一年,被派陕甘任正主考官,因不肯作奸犯科而得罪权贵,次年,深感官场污垢而辞官。
如今,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历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霞街“状元文化”旅游品牌,开拓“延华弄月”“丽山樵唱”“一览凭高”等八景,以及多个文物古迹,如梧山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吴阳学宫等。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带旺了经济,同时也为村民休闲和了解历史文化提供了好去处。吴川盛产黄麻、红麻、甘蔗、花生、稻谷等农产品,当地农民在政府的带领下,传承和发展搓绳、榨油、煮糖、酿酒等行业。村民以勤劳和坚韧的精神奔康致富,其创业故事闻名遐迩。
“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走进状元故里,了解吴川的历史提高了我们的认知,感悟了人生,更加热爱新时代。从林召棠的故里看到,美丽的村容村貌,使我们领略到新农村的变化。坚定信念,奋斗明天,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参观林召棠故里霞街村,那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历史文化,令人陶醉,至今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