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意识下的地域性写作

——评崔耀奇散文集《梦萦家园》


崔耀奇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黄俊怡
  《梦萦家园》是崔耀奇的第一本散文集,他是教师队伍里走出的一名优秀写作者。崔耀奇涉足文学的历程要追溯到他在读师范期间与志同道合者创办《摇篮》校刊和“望海潮”文学社,他见证过上世纪末校园文学的繁荣。热爱文学,也实践为文之道,他多次在省、市级征文活动中获奖,随着这本散文集的出版和他今年跻身广东省作协会员,多年笔耕不辍,他迎来了创作双丰收,终于结出了沉甸的果实。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崔耀奇,他的人生是励志的,1977年恢复高考,他在80年代初参加高考,遇到挫折后回到出生地浮山岭下放牛、割草。命运的眷顾,使他成为一名民师,每个月工资是三十元,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电白师范,从中师毕业到读中文系,教师生涯一路开挂,在教师个体中,他的经历很难复制。数十年来,他与文学结缘,所写题材涉及广泛,内容丰富,且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梦萦家园》分四个部分67篇文章,纵出门其内容,乡土气息浓郁,是一本地域性写作的文集。所谓地域性写作,是指作者在创作中融入特定地域的文化、地方风俗、历史、地理、环境等特征的元素,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独特魅力和文化韵味。这本书贯穿了“乡土”和“往事”两大主线,其中对电白风土人情的描写,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呈现家乡自然生态之美
  《水东湾观鹭》《半岛行》呈现了家乡自然生态之美。水东湾海堤路是一个临海观景区,是红树林种植示范基地,环境清新,在海堤上,可见白鹭穿越红树林,三五成群成为一道蔚然壮观的风景。日落时分,水东湾红树林湿地,天高海阔,鹭鸟云集,大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天长一色”的意境。另一处著名景点是被誉为中国第一滩的虎头山旅游景区。沙滩、栈道、晏镜岭,山与海相连,作者写到“站在栈道最高处观景台,感觉晏镜岭似一条巨龙,蛰伏在南海之滨的礁丛银滩。”“在晏镜岭的山脊,可以奢侈拥有三面无敌海景,可以早观日出,晚赏日落,还可以在夏秋之夜仰望星空。”在作者的笔下,这片海的浪漫景色隐约可见端倪。
  写故乡的美,水东湾海洋公园成为打卡的景点,菠萝格木栈道古色古香给人不一样的体验,水上廊桥、观景台,拉近了人与自然的亲近感。水东湾大桥沿海而过,沿途景观如诗如画。崔耀奇站在时代视野上,撷取其中一个视角,映现出家乡风景如画一般美好。
  地域文化多样性
  崔耀奇对电白地域文化有着写作的高度自觉。其中荔枝文化与食肆文化是其触及地域性写作的两大主题。崔耀奇与荔枝有缘,他在早年经营过荔枝园,也写过不少荔枝有关的文章。对古荔园分布,他如数家珍。《古荔园记趣》写霞洞上河古荔园1000多亩的庞大规模,树龄高者达1700多年,他对荔枝知识的普及,让人叹为观止。写古荔,他将之与冼夫人后裔的唐代岭南冯氏家族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古荔历史由来的久远和地域文化的深厚。
  当你读到这本集子,你会惊觉作者对地方特色美食也有深入的研究,不亚于一位美食家。譬如《印象谭儒》,那是对萝卜之乡的沙琅谭儒村的走访。作者从优越的地理条件聚焦萝卜产业化和合作经营,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路径。
  不囿于此,就地域性写作,崔耀奇写电白美食,还包括水东芥菜、霞洞豆饼、沙琅粉皮、电城鱼炸、刺龟皮等传统小食。作者对这些美食的地域分布和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对制作美食的工艺流程也相当内行。如《百年传承霞洞豆饼》对豆饼制作工艺流程,如抽丝剥茧般剖析展现。写美食文化的作者屡见不鲜,像崔耀奇这样投入巨大热情的甚为罕见,他不遗余力对各镇饮食文化重墨书写,对外展示电白独特的山海风情,可美其名曰为故乡风俗文化的传播者。
  浓烈的怀旧意识
  茂名日报《往事》版发表了崔耀奇一系列文章,他辑录为《岁月留痕》,这些篇什不少是对旧年代旧事物的叙述,很有年代感。物质发展迅猛,精神文明的发展未必协同进步,在人与人之间容易出现分际的时代,怀旧是对抵抗遗忘最好的方式。怀旧的人大多懂得对生活感恩,也更珍视情义。
  作者的忆旧题材以旧物旧事为主线,视野开阔,涵盖面广。比如他记述上世纪80年代“红棉”牌自行车的时髦到改革开放后摩托车满大街流行,如今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作者以时代产物的更迭,书写了社会变迁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作者受父亲的影响甚大,占据他内在情感的一部分。父亲一生吃苦耐劳,个性沉默寡言,在生产队工作,负责到沙琅打酱油,其次,驾牛犁田,下田劳作,均是能手。也正是这份勤恳与坚韧,父亲后来被推为生产队长。作者在《百年飘香沙琅酱油》中写到过年来临,灯笼挂起来了,锣鼓响起来了:“我越来越怀念我的父亲,怀念父亲为乡邻挑担走路去打酱油的背影,忘不了那艰难困顿的岁月,忘不了那一瓢瓢酱油的醇香,更忘不了那浓浓的乡情。”父亲可贵的精神品格,在人生进取过程,必然深刻地影响过他。
  崔耀奇在写作中多次提及电白师范,他对电师有深厚的情怀,回想曾在那里读书、生活以及工作的岁月,娓娓道来,真情实感与感恩之心跃然纸上。
  不管是忆物怀人,还是个人职业历程的自述,这些回忆,串联起作者青年时代的生活印记。对旧人旧物的怀恋,成了作者对家园梦牵魂绕的挂牵。
  立足地域文化的书写,红色文化主题也是崔耀奇的写作亮点之一。站在时代的前沿,他善于抓住时代的主旋律,书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有正能量的红色故事,如王占鳌勤政为民,受到当地民众好评。又如从冼夫人的文化弘扬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从海上丝绸之路遗迹到地方旅游观光建设,在一些重大课题上,他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和写作热情,这体现出他在地域性写作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