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寻文垌瀑布


文垌瀑布

文/图 茂名晚报记者 李光耀
  文垌村,位于信宜市北界镇,听闻有个“文垌瀑布”藏身于群峰中。6月8日,记者前往当地寻访。
  据朋友提供的导航定位,记者来到阿富生态农场。在生态农场的入门处,立有一个“文垌瀑布”方向指示牌。进入农场后,右侧是深深的河道,落差较大,可闻水声。车前行路上十分泥泞,继续往前约500米,已没可通车的路,此处在河边有个小小的遮雨棚。记者刚停车,4名从东镇过来的中年驴友,骑着摩托车随后也来到了。抬头看天,天色尚好,大家沿着水流高处往前行走。
  走了100多米,就看到一个“小景点”,溪水从半米高的地方跌落,形成一片水潭。往下流就形成了较大的河道。从电线杆上小牌子可知,这个小景点取名为“飞龙潭(山水湾)”,有个往瀑布的方向指示牌,左侧,也有一个小小的遮雨棚。从这里再向上走,就是上山的羊肠小道。
  寻瀑布之路,十分好找,沿路有小指示牌,循着河道往上走就可以了。
  一路往上,记者看到了深深的沟壑,看到了多个一米多落差的矮小瀑布,还看到了水刷而成的“龙窟”。从村民挂的小牌子看,这个龙窟似乎有一定的传说。龙窟,约有2米的落差,水流冲出了一个大石窝状。这里原是“悬崖”,本无路可通,村民用几条木架搭起了一座“桥”,游客弯着身子就可以从挂有“鸿运当头”的牌子下通过。在这一段,一时要趟着溪水至另一边,一时又要趟着溪水回来。几位驴友的鞋子与裤腿全湿了,仍继续往前去寻瀑布。
  龙窟往上有一个“盘古梯田”。很小,只有一二分田的梯田痕迹还在。再往上,按指示牌拐离溪边往右上一个岭岗,这是“石鼓岗梯田”,比“盘古梯田”面积要大得多,这个梯田一样仅存数十年前的痕迹,“田”中已长起大树。
  爬上石鼓梯田顶部向北望,“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景象出现在眼前:隔着山谷,数十米外,一条银练从天而降,层层跌落,形成了一幅水帘美图。从旁边的一个小山峰来到瀑布前,有一座刚建不久的数米长的小铁桥。站在小铁桥中间,可直面瀑布,从上而下的水珠化雾溅到脸上,有丝丝清凉。过了小桥,瀑布之下是一片光滑的岩石,刚来到此的驴友马上检查起自己的双脚,是否已让蚂蟥“盯”上。果然,一女驴友双脚已被蚂蟥叮了,吓得连忙把袜子脱下。其他驴友的鞋面也有蚂蟥爬上了,还好没被咬着。
  小桥中直面瀑布,岩石上侧观瀑布,各有气势。瀑布从上而下,逐级分流,到瀑布的底部有明显的5缕水流,底部约有30米宽,估算瀑布的高程约有20米。近段时间的雨水频繁,瀑布的气势不凡,形成了隆隆的水声。其中一部分往左沿着明显的冲刷道陡降而向下,一部分从小铁桥下流过往下陡降。这时天降毛毛雨,驴友在雨中以瀑布为景,不停地拍照。
  从山下到瀑布,路程不远,可看到水潭、峡谷、梯田、石臼等景象,以及较原始的生态,记者还看到蛇在山中游走。对喜欢山间美景的驴友而言,趟河而行的寻瀑之路,是一场美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