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惬意


■邓梅坚
  搬家之后,已经很少来文笔岭了。虽然几乎天天从它身边经过,无奈步伐匆匆,并没有在那里停留驻足。这个傍晚,放假了,刚好有事要经过文笔岭,晚上又要等孩子自修,我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为免去来回奔跑之苦,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带饭去文笔岭吃。
  没有人陪我吃这一顿饭,没关系。平时总是困于上班和家务的忙碌,围着小孩转,此刻,我享受着这一份孤独的惬意。我缓缓地步上台阶,来到文心亭坐下,掏出饭盘,对着简单的饭菜,不紧不慢地吃了起来。偶尔,有行人从我身边经过,我淡淡一笑。我吃我的饭,你走你的路,各有各的自由,大家随意罢。
  刚和学生分析《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提到了史湘云醉卧芍药丛的情节,对史湘云这种开朗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甚为欣赏。在《红楼梦》中,宝钗安静随分,黛玉敏感高才,熙凤泼辣玲珑,晴雯风流清高……《红楼梦》中的众多女子,各有各的可爱。以前,我最喜欢黛玉,先生却不以为然,他说他最欣赏湘云:“这么多的女子当中,唯有湘云最纯真可爱。”或许受他影响,我也慢慢欣赏湘云来了。湘云可以醉卧芍药丛,我又为何不能在文笔岭自己吃一顿饭呢?其实,湘云的行为有魏晋风度,也是为我所欣赏的。
  有个被称为“神鱼”的朋友,我也很欣赏她率直的性情,说她有魏晋之风。我们同样喜欢读《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情别具一格,令人忍不住击节欣赏。诸如竹林弹琴的嵇康、嗜酒不羁的刘伶、袒胸露乳的东床快婿王羲之等等。魏晋风流,彰显了自我的随性自由,无拘无束。俗世当中,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做人好像随时都要循规蹈矩,不能越雷池半步。儒家就特别强调修身慎独,哪怕在独处时,好像也有无数双眼睛正在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其实,这样的生活方式挺累的。我姑且不管,只关注我面前的饭罢。
  吃完饭,起步走走。文笔岭依然是过去的文笔岭。这段时间刚好是雨季,树丛中透露着浓郁的湿润气息,但树荫浓绿,草色青青,小鸟吱喳低鸣,又彰显出独属于春季的那份蓬勃的生命力。走出阴凉的树荫,前面的光线明亮,夕阳之光柔柔穿过疏朗的枝干,斑斑驳驳地洒在路面上。再往前走了几步,忽又感到几点雨丝飘在额头。往东南方向看,天色阴沉,似要开始下雨。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就算有雨,我也不必匆忙地赶回家去,文笔岭的亭子随时可以避雨。不管它,慢慢走就是。后来证明,天,却是没有下雨。当然,无论是文笔岭阴凉的树荫,还是文笔岭灿烂的阳光,我都喜欢。阴暗晦朔,晴雨晨昏,都是自然的变化,都应该好好地去领略一番。苏子云:“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且慢慢走来,慢慢欣赏。
  孤独的惬意,自然少不了音乐。我有个爱好,喜欢一首歌,会一连几天只播放一首曲子,慢慢去领会曲中之情。我现在循环播放的曲子却是邝美云的《心声》。我是在某个视频号无意中看到这个曲子的,第一次欣赏,就被打动了。重听一遍,更觉得喜欢。邝美云的歌曲是不错的,最著名的曲目当数是《堆积情感》了,这首《心声》并不熟悉,其词很耐人寻味。老歌不老,或许,走心的音乐,直击人的心扉。人的思想在变,但音乐走心的本质没变,歌曲中那种孤独、深情、淡泊、勘破的情怀打动了我。
  邝美云虽然淡出歌坛,但她深入内地,积极参加慈善事业,捐献了很多爱心学校。之前,她还和霍启刚等人一道,来到我们高州柏桥品尝荔枝,积极帮忙推动荔枝市场。可见,她是一个很有情怀的明星。真心欣赏这样的明星!
  我是个怀旧的人,也很喜欢香港的音乐文化、粤语歌曲。刘德华的《中国人》、徐小凤的《风的季节》、汪明荃的《万水千山总是情》、温兆伦的《一生何求》、卢冠廷的《一生所爱》、温拿乐队的《千载不变》等等,依然令人震撼!
  边走、边听、边想,天色慢慢昏暗了。暮色沉沉,灯光淡淡,虫鸣唧唧,歌声隐隐,行人兮兮。石凳上的我,还在独享着这一份孤独的惬意,迟迟不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