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法治晚会润人心 诉源治理显成效
高州新垌长流村成功调处一起相邻关系纠纷
茂名晚报讯记者梁奈近日,高州市新垌镇长流村的两位村民主动来到长流村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就双方长期存在的矛盾纠纷申请帮助处理。而这,竟然是受到一场法治晚会的启发。
法治晚会提高村民法律素养
原来,村民老刘、阿春的自建房相邻,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双方宅基地的具体界至不甚清晰。今年年初,阿春打算对自家的房屋进行修缮。在施工过程中,老刘认为其搭建的装修模具侵占了自家宅基地范围,于是以各种方式阻碍阿春修缮房屋。阿春则认为,自己在自家宅基地上搭建模具,老刘根本无权干涉。双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今年8月份,事情发生了转机。8月23日晚,由茂名市委依法治市办、茂名市普法办、茂名市司法局联合高州市司法局、省法院驻高州市新垌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牵头举办的茂名“民生与法治”助力法治乡村建设法治文艺晚会在新垌镇举行。晚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身边的故事,将法律知识融入法治文艺节目中,让广大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法治教育。此次纠纷的当事人老刘、阿春也到现场观看了普法盛宴。由高州市人民法院表演的小品《邻里之争》、新垌镇人民政府带来的小品《农房管控》,让他们俩深受启发。于是,主动申请村委干部对双方的纠纷加以调解。
依靠法律解决矛盾纠纷
在省法院驻长流村第一书记刘海文的主持下,省法院选调生、长流村党总支书记助理俞飚向两位村民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长流村委会治保委员朱小宁、后备干部邓桂平也介绍了本村处理类似矛盾纠纷的惯例,并引导双方就自建房相隔的距离进行了协商,顺利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阿春随即表示,自己回家马上把模具往后挪到约定位置,老刘也保证再也不会阻挠阿春修缮房屋,甚至还能提供一些用水用电上的帮助。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签订协议,笑着离开了村委会。
此次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既是茂名“民生与法治”普法文艺晚会发挥法治宣传作用、实现诉源治理效果的范例,也是长流村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