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人身险产品
预定利率月底全面“换挡”
本报综合报道 向多家保险公司内部人士以及个险渠道、银保渠道多方求证获悉,从8月1日起,保险公司在售的定价利率高于3%的人身险产品将停止销售。这意味着,此前市场关注度较高的3.5%预定利率的人身险产品将在7月底退出市场。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预定利率“换挡”之后,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销售低潮,险企需要立足自身优势,推出补位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全面下架
多家人身险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监管部门近日已对人身险公司发出通知,要求人身险公司于月底前停售预定利率不匹配产品。不匹配产品覆盖预定利率3.0%以上寿险产品,预定利率2.5%以上分红险产品以及最低保证利率2.0%以上万能险产品等。一位保险经纪人说到,对于预定利率3.5%人身险产品7月底前下架,目前各家公司都已发出通知。虽然这几个月一直有各种下架通知,但近几天更加密集。已接到泰康人寿、君康人寿、北京人寿、中韩人寿、长生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相关产品全面下架通知。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称,该行代销的3.5%预定利率的终身寿险将在7月31日正式退市,3.5%复利时代即将成为过去时。
利率切换
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在定价时,根据对投资收益的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这可以简单理解为,保险公司每卖出一份保险,就对应一笔赔款或者现金价值,相当于一笔负债。”一位保险行业人士指出。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的人身险保费增长态势明显。业内人士认为,与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型保险产品的“炒停售”有关。
按照监管此前的窗口指导意见,人身险公司需调整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控制利差损,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须从3.5%切换到3.0%。业内此前认为,6月30日是预定利率3.5%产品的下架期限日。
据悉虽然部分相关产品陆续下架,并被利率切换后的新产品替代,仍有一些3.5%预定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在市面上销售,消费者可以通过保险中介渠道、银保等渠道购买。部分还未下架的产品,在投保方面也有一些变化。比如,之前可以选择三年期缴的产品,现在只能选择五年期缴;一些可以追加保费的产品,也将追加额从10万元调降至3000元。
加速革新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寿险和年金险投保人来说,预定利率“换挡”,投保人收益会下降;而对于长期重疾险投保人来说,预定利率“换挡”,投保人在投保时要交的保费会更高。但从长期看,这对整个保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正面积极影响,有利于保险消费者的长期利益。
“预定利率调整之后,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销售低潮。”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赶上了“末班车”的已经上车,没赶上的一般短时间内也没有兴致买预定利率调低后的产品。
不过,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在预定利率由3.5%下调到3.0%的背景下,居民风险偏好仍旧较低,叠加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保险产品竞争力继续提升,保本保息的储蓄型产品契合消费者需求。
从险企端来看,业内人士认为,进入新预定利率时代后,保险公司需要面临新的挑战。预定利率下调后,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推出补位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也成为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问题。
在预定利率切换的“换挡期”,业内正在加速“自我革新”,部分保险公司开始批量上新新预定利率的产品,此外一些保险公司还在加速创新,除了保障型产品,还加速推出新型分红型产品等。分红型保险产品不仅能够让投保者共享险企经营收益,也能帮助险企抵御利差损风险,被不少业内人士寄予厚望。领域也已有所体现。据记者统计,此前已有兴银理财、中银理财、杭银理财、华夏理财、北银理财、中邮理财等十余家理财公司对旗下产品的多种费率进行了调降,部分产品甚至出现“0费率”情形。
国盛证券表示,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浮动管理费产品更好地践行公募基金的利益共担机制,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同时,也鼓励也表示,中长期看,改革促进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利益协调一致,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