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赛


■周华太
  家乡每年的端午节都有扒龙舟的习俗,因而,村民们阖家出门“睇龙舟”,孩子们三五成群的“洗龙舟”,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合江的扒龙舟由来已久,群众中流传着“有吃有睇,爽过睇年例”的顺囗溜,龙舟节的民俗文化底蕴之深厚,令人难以忘怀。
  五月初五的早上,村子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村民们吃过柔软芳醇的粽子,又欣喜地忙开了:大人们在忙着杀鸡杀鸭,孩子们更是快活,按各自家长的吩咐,或摘一把桃子叶,或拔一把五月艾。我们就凑在一起,径直到爷爷的荔枝树下尝荔枝去了。
  上午10点多钟,吃饱喝足了,村里人都会阖家出门“睇龙舟”。爷爷带我去到了那里,陵江盐埠湾岸边上站满了睇龙舟的人,爷爷带我找个“制高点”站着。其时,有伸长脖子的,有侧着身子探过头去的,有踮起脚左顾右盼的,盼着早点看到赛龙舟。一会儿,“嘭嘭嘭”的锣声入耳,竖着的两条竹尾进入了视线,渐渐露出整个儿,那是分别竖立在两张孖竹排子上的带枝叶的竹尾,打锣人正站在那里敲打着。每排4个划手,在锣声指挥下,由盐埠湾的下游奋力划,直到终点,预示比赛即将开始,之后又退回到预定100米的水路。一把带叶的小竹枝,分别扎着奖金的银纸(纸币),还有装满粽子的竹篮。裁判员就位,约11点钟比赛开始了。铜锣的喧闹声,划手奋力的“嗨嗨”声,岸上观众的呐喊声汇成一片,在陵江的上空回荡。划手奋力摇着橹子,竹排互不相让,力争向前的情景,每一回合无不动人心弦。冲刺了,只见组织者点燃了一排炮竹,为胜者祝贺!继尔把绑定奖金的竹枝投向河里,接着又投下两条粽子。胜队的一个水手立即跳进水里捡起竹枝(奖金),两条竹排一起掉头回到起点处,如此往复。每组都有五个回合的比赛,先胜三局为赢家,又换另一组,一直到决出胜负才结束。
  大概下午1点多钟,龙舟散场了,我们回到家,得到爷爷的允许,同伙伴们在家门口的河段里洗澡,玩着打水仗、“逐鹿”的游戏,就像鸭子穿梭荷塘般快活;而女孩子在家里,有煮桃叶水洗的,有搓艾尾煮水洗的。大人们说,不管是河洗或是盆浴,都叫做“洗龙舟”,那些所谓的“晦气”等都会统统跟龙舟流走了,好运随来。
  其实,合江镇真正有“龙舟”的竞赛,是从1982年开始的(同时结束了以竹排、渡船代“舟”的历史)。当年,由镇政府牵头,乡贤、企业家赞助,购置了黄、蓝两条龙舟,色彩斑斓,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一年,镇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定时定位定赛事,接受以村委会、机关、学校农林场等单位报名。10个参赛队,夹球定轮次,每两个队为一组,往复三次,以时间定名次,竞赛在800米的平静水域上。
  比赛开始,可见每条龙舟坐着手持摇子的划手有20人,还有舵手、鼓手各1人。江岸上站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约有上万人。未几,听得发令枪“啪”的声响,赛龙夺锦即展示眼前:两条龙舟在激越的鼓声指挥下,以气吞山河之势,如离弦之箭从起点“冲杀”出,无异于“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瀚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那样的壮观场面。其时,龙舟上的划手奋力的“嗨哟”声,摇子击水的“嘭嘭”声,观众的助威呐喊声,与鼓声混合在一起,响彻陵罗两江的上空。划手奋力挥臂,突进的龙舟俨然沉睡的彩龙骤然醒来,呼呼如风直扑终点。江面沸腾,浪花飞溅,此情此景,好像都把灵气与力量铸成一个掷地有声的——拼!
  经过几小时的紧张角逐,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睇龙舟”的群众乘兴而来,大饱眼福而归!比赛结束后,领导郑重宣布,要把赛龙舟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社会人士、企业家纷纷热心地为这项健身运动慷慨解囊!
  今年,经主管部门批准,合江镇龙舟协会决定举行合江第41届龙舟暨首届“梅元居杯”龙舟大赛。近日,在合江的沿江路隆重举行“龙舟点睛下水”仪式(如图),让参赛队员获得更多练习的机会,赛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