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


■李秀芹
  当年介绍人来我家提亲时,说起丈夫家的情况,重点称赞丈夫的父亲心眼好,虽然是中医世家,到他这代却“没落”了,倒不是医术没落,而是家庭经济没落,因为看病多数不收钱,还要搭上草药。
  我嫁到夫家时,公公在村卫生室上班,我和丈夫休息时间总跟着公公进山采药草。那时农村卫生室条件落后,群众生活条件也不行,很多人家常年欠着卫生室的药费,到了年底也还不上,公公为了让大家吃上免费药,便时常自己去采草药。
  有些病在村卫生室治不好,需要去县城大医院就诊,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公公还会自掏腰包,借给他们钱看病。
  几个妹妹对此颇有怨言,因为公公做善事,把她们辛苦赚的工分也借出去了,公公却说:“救急不救贫,你们没当医生,你们若行医,也会这么做。”
  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公公遇到的“急”也太多了。我也忍不住提醒公公:“几个妹妹都是大姑娘了,到了找对象的年纪,需要穿得好一点,她们兜里没钱,还穿补丁衣服,哪个小伙子喜欢呀?”
  公公却说:“只图外表,不看中心灵美的人家,我还不同意呢。”
  有一次,有人给五妹介绍了一个小伙子,见面时,我陪五妹去的。小伙子在国营厂上班,长得精神,梳着分头,穿着喇叭裤和格子衬衣,一副大城市男青年的打扮,非常时尚。
  五妹一眼便看中了,可次日介绍人却回话,说男方没看上五妹,说她穿得不好,一看便是山里人。
  那个年代,在我们本地,被说成山里人是骂人的话,相比被嘲笑是农村人,对人的打击更大,因为山里交通不便,常住大山,对外面的世界也了解甚少,人的见识少,眼界也窄。
  五妹高中毕业在乡农技站当会计,在村里属于文化人,再加上家住城郊,离区政府才四里地,说她是山里人,她自然受不了。
  公公却很开心这门亲事没成,他说:“就他这思想,我还不同意呢。再说山里到处都是宝,山上有很多名贵草药,治好了多少城里人的病;山里人朴实善良,待人热情,每次去采草药,我都想住在山里不走了。”
  公公这么一说,五妹心情才好了点儿。后来五妹又处了一个对象,小伙子是位教师,他是看中了公公的人品,托人上门提亲,五妹夫正直善良,勤劳能吃苦,五妹和他结婚后,日子过得很幸福。
  我结婚这么多年,公公把我当亲闺女对待。公公家虽然贫穷,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东西,但每当我和别人说起我公公是谁时,他们都说,噢,他呀,那可是个好人。好的家风是公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让我们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