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记忆


■蓝青
  前几天,偶然停水,无奈之下只能到邻居家打水。儿子问:我们为什么不像邻居一样在家门前挖一口井?这样就不愁没水用了。儿子的询问,勾起我对老家老井的记忆。
  我的家乡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中有一口老井。长方形的井口,由四块长方形的青石板砌成,井的表面泛着陈旧的青灰色,显得平凡而古朴。井壁呈圆形,用青石垒砌,上面青苔密布,湿漉漉,绿油油,光滑而柔软。这口老井,从我记事那天开始就已存在,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春秋,哺育过多少代人。
  老井里的水,冬暖夏凉。寒冷的冬季,老井里冒出的腾腾热气,村民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用井水洗衣或做饭,不仅不会觉得冷,反而还有一种热乎乎的温暖。
  到了炎炎夏日,老井里的水又显得特别清凉。辛苦劳作了一上午的村民们口干舌燥精疲力竭之际,喝上一口清凉的井水,就会神清气爽,满身的疲惫也会顿觉烟消云散,浑身上下又重新充满了力量。老井里的井水,还具备保鲜冰冻功能,西瓜成熟的季节,村民们把西瓜摘回来之后,并不急于食用。先从老井里打来井水,浸泡三两个小时之后才食用。这时候的西瓜,吃起来更加的甘甜可口!
  老井的井水一年四季都很充沛,即使是干旱的季节,井水也从来没有干涸过。记得有一年天大旱,连续三个多月都没有下过一滴雨。田地里的庄稼都无精打采地收卷了叶子,焦渴得低下了头。村民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有年长的村民提议,老井有水,大家可以挑水灌溉庄稼。于是,村民们纷纷挑起水桶,一担担地挑起水往田地里灌,而老井里的水位却没有下降分毫。干涸的田地得到了滋润,地面上的农作物又精神抖擞起来。如今细思根源,应该是黄沙水库和罗坑水库在村后小河交汇合流的原因。
  老井神奇之处,不仅仅表现在遭遇干旱的时候能够滔滔不绝地涌出井水,还表现在老井的水位终年持平,即使遇到暴雨,老井的水位也不见高涨,更加不会外溢。
  村民们都觉得老井是福井、宝井,水是福水、宝水,喝了老井里的水能益寿延年。即使在后来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前打了新井,到老井挑水喝的习惯依然流传下来。村民们在老井的滋润下,安身立命,繁衍生息。家乡的发展越来越繁荣昌盛,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清晨与夜晚,是一天中老井最热闹的时候。每天天刚蒙蒙亮,村里挑水的人就会陆续来到井边,自觉地排队准备打水了。村民们自带着水桶,拴条绳子把水桶放到井里提水,装满水后,再用绳子把水桶拉上来,用扁担挑水回家。
  我家离老井仅有50米远,家里的水都是母亲一个人挑的。母亲挑水,我总喜欢跟在身后,母亲晃悠悠地挑着井水,一路摇摆,井水在桶里欢快地飞溅。看着母亲那瘦弱的身体,弯曲的脊梁,摇摆的脚步,心里总盼着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帮母亲挑水了。待到稍微长大一些,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到老井挑水回家。
  夜幕降临,村民们齐聚井边,一边轻摇着手里的蒲扇,一边叙说着家长里短,欢快的说笑声久久地飘荡在老井的上空。而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围绕着老井嬉戏打闹,玩累了的时候,便安静地坐在老井边听故事。
  时光飞逝,岁月变迁,老井早已随新农村的建设而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输送到各家各户的自来水,但老井那股沁人肺腑的清凉,却是我儿时最深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