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甜了


■程秀琼
  走出院子的侧门,公公婆婆果然在门外台阶下的菜地里侍弄蔬果。
  风,从远处吹来,吹起层层金灿灿的稻浪,吹来阵阵稻香。菜地里的甘蔗轻舞着叶子,“沙沙沙”“沙沙沙”地唱起了甜甜的歌儿来。我叫了两声,公公婆婆才听到。
  “今天是星期六了?”八十多岁的公公见到爱人和我,很高兴地问。他知道,我们周六不用上课,才能回家看望他们。
  “是的呀。爸,才一周时间,您的甘蔗又长高长壮了许多。”我很喜欢那小丛甘蔗林。
  “这红蔗甜了,黄蔗还有一点嫩。”公公说着,把锄头放下,到甘蔗丛里找出他藏着的刀,砍了一条肥大的红甘蔗,走上台阶坐下。爱人也跟着坐在台阶上,并拿过公公手中的刀和甘蔗削了起来。
  “蔗头甜了,蔗尾应该还不够甜。”婆婆说。
  “应该节节都甜了。”公公说。
  爱人把削好的甘蔗给了公公婆婆,又削给我。我选择了最尾的两节,跟着婆婆坐在蔗荫下的田埂上,开心地啃起来。
  爱人问我蔗尾甜不甜,我说很甜了。
  婆婆猜说蔗尾还不够甜,是对的;公公说“节节都甜了”,也有道理。对于刚回到家,口渴着的我,淡淡的蔗尾汁也是很甜的。我突然想,嫩甘蔗甜不甜,因人感觉而异,大概人生也如此吧。公公对自己的人生,也许觉得“节节都甜”,所以他每次说起自己的经历时,从来没有痛苦或怨气,有的只是自豪。
  读高中时,公公在家人的影响下,毅然报名去参军,成为预备飞行员。那时,他心里装着蓝天白云,装着祖国的壮丽河山。复员后,公公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为祖国培养新一代的责任感填满了他的心胸。从1958年到1998年四十年间,公公在电白的黄岭、陈村、林头和大衙等地中小学工作过,担任过中、小学主任和校长。他最心心念念的是黄岭,因为黄岭是他教学生涯开始的地方。
  公公退休已二十多年了,他与婆婆一直不肯离开乡下。前些年家里刚建了房子,手头紧,自家没有农田,他们就去租别人家的田地来种稻子种花生,虽然我们都不赞成,但公公婆婆干得不亦乐乎。近几年,为了不让公公婆婆再去种别人家的田,我们每年十月份都买了足够一年吃的稻谷存放着。粮食充足,他们也安心了。家里仅有的三分地成了公公婆婆的聚宝盆,里面种着木瓜、芒果、桃子、柠檬、桑葚、花生和番薯,以及各种蔬菜,西北角两平方左右地里便是一丛红甘蔗和黄甘蔗。公公婆婆辛苦耕作,让全家人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蔬果和甜甜的甘蔗,公公婆婆也为此而感到高兴。
  “爸,您种的甘蔗我特别爱吃,我以前是不怎么吃甘蔗的。”我突然记起近几年来,在家跟着大家吃了很多甘蔗。
  公公听了心花怒放,高兴得连胡子都生动起来了。他咬了一口甘蔗,轻松地嚼了几次,便把甘蔗渣吐了出来。接着自豪而严肃地说:“你们都经常劝我们别种地了,这又不是什么苦活,轻轻松松干一点,是有好处的。再说,如果每个退休人员都能像我和你妈妈这样,住在农村,努力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那就不仅仅是对身体有好处,方便子女的事了。你们想想看,全国退休人员一年可以生产多少东西?十年呢?二十年呢?那对国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呀。”听了老人的话,我既感动,又惭愧。
  这时,微风吹过,稻浪翻滚着丰收的喜悦;甘蔗的甜味、稻香、果香及蔬菜香和在一起,沁人心脾。心里充满爱和希望的人,人生是最甜的。我默默祈祷:愿公公婆婆松鹤长春,给我们一个永远温暖的家,愿天下老人都过上甜甜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