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江秋浅


■张玉婵
  不觉已是秋天,闲来无事,我最爱到鉴江边踏秋。鉴江的秋浅浅的,没有遍地金黄的夺目,没有层林尽染的绚烂,却韵味天成,让我朝思暮想,念念不忘。
  清晨,天色微明,我漫步在鉴江边的木栈道上。瀛洲墩还安静地依偎在鉴江的怀里,不远处的观山蒙着一层薄纱。秋风携着丝丝凉意,远远地涉江而来。观山的面纱被悄悄掀开了,露出了恬静的面容。悠扬的钟声从观山寺飘出,乘着秋风,送来一片宁静安详。瀛洲墩上,几只鸟儿被秋风唤醒,便在枝头上卖弄起歌喉来。晨曦落在微皱的江面上,被秋风一抚,便化作无数梦幻的精灵,在荡漾的水波上书写灵动的诗行。几片黄叶随着水流自由起伏,任意东西。江岸上的小黄菊仰着俏生生的小脸,在风中绽放着最纯真的笑容。我张开双手,闭上双眸,与秋风来个亲密拥抱。秋风轻抚着我的脸,风里有着淡淡的花香、草香,隐隐还带着从远处禾田飘来的稻香。我沉醉在秋风的芬芳与柔情里,不经意间,发觉夏日的燥热已随风消散,一颗焦躁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
  秋阳冉冉上升,天地又是另一番景象。鉴江平静无波,清澈见底。碧空澄澈如洗,纤尘不染。那一望无垠的浅碧,让人疑心鉴江流到了天上。可低头一看,碧空却落在鉴江的镜面上。白云浸在水里,却能舒卷自如,时而像缕缕轻纱,时而似片片鱼鳞,时而若团团棉絮。几尾鱼儿扯着一缕白云,倏忽荡向远处。瀛洲墩上,芒花开了,那一片轻盈的雪白,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几棵叶子半黄的香蕉树,正对着水面静静地欣赏自己婀娜的风姿。一行白鹭扇着翅膀从密林中飞起,低低地掠过水面,在江心投下了优雅的倩影。眼前的这一江秋色,素雅和谐,灵动自然,我不禁想起了伟人的那句词,“万类霜天竞自由”。鉴江的秋,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最好状态:自由舒展,率性而为。都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可是,我心头涌起的却是淡淡的愉悦和感动。
  不知何时,天边飘来了一朵乌云。乌云越积越厚,很快秋雨便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我连忙走到瀛洲公园的一个亭子里躲雨。亭外是重重的雨帘,秋风掠过,雨珠散落在地,溅起一朵朵水花。对面的鉴江,一片朦胧,隐约可见一条渔船在水上悠悠漂流。我想看清楚些,但飘进亭内的雨丝又迷糊了双眼。神思恍惚间,我感觉自己似乎成了一个渔者,正坐在那船上,临窗喝茶,悠然听雨。雨点纷纷,落在船顶,似轻敲鼓面,欢快悦耳;洒在江面,如珠落玉盘,清脆动听。沙沙的风声夹着各种雨声,彷如一曲悠扬动听的协奏曲。窗外,江面开阔,云脚低垂。我不禁想起宋代词人蒋捷写的一句词,“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此刻,我不曾苦雨,没有生出像词人于羁旅中客舟听雨的孤独和悲凉,只为这清浅飘逸的秋雨感到愉悦。过了一会,雨势减弱,雨声渐歇,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但那份安然和满足依然留在心里。
  黄昏时分,我又来到鉴江边徜徉。夕阳的余晖落在江面上,把一湾江水染得微微晕红。潘仙观旁的参天古榕,回水庵前的巍巍木棉,栈道边的依依垂柳,都披上了浅金色的衣裳。这浅金色的衣裳一直曳到江水里,有如一袭华美的嫁衣。此时的鉴江,成了一个娇俏的新娘,恬静又迷人,秀丽而庄重。
  夜幕降临,一轮皓月挂在宝光塔之上。银华从天上流下来,流到宝光塔的顶上,又顺着塔身泻到地上,淌入鉴江,江面上便泛起了一层白色的柔光,仿佛分了三分月色。宝光塔经过月光的清洗,散发着圣洁的光芒。古朴的塔影落到了水里,树枝在水面上描下了疏密有致的线条,月亮也不忘在江面上留下一个朦胧的印章。我多想把眼前的这一幅水墨画带走,可那只能是空想,我惟有用心欣赏,让它镌刻在记忆的底片上。清凉的夜风中,传来一段悠扬的乐曲,依稀是南关曲艺社的粤曲奏唱:平湖洒满欲吐清辉似白绫,碧波里慢送轻舟荡月明,喜见柳堤花弄影,轻风更动情……
  鉴江秋浅浅几许,恍作清梦轻似烟。鉴江的秋浅浅淡淡的,看起来似乎平平无奇,可在我眼里,它天然质朴,清丽脱俗,就如一个清梦,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愿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