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学生暑期入村义教环保知识

茂名晚报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助茂乡村振兴服务队”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于近日在茂南区羊角镇黑泥塘村,对该村儿童进行了一场以“让绿色理念入人心”为主题的环保义教活动(见右图)。
当日,学生们给黑泥塘村儿童进行了一场环保义教。服务队队员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带入课堂中来。“环保,就是环境保护,是指人们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的总称。”主讲老师先把环保的定义讲述给孩子们听,随后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情景把不注重环保的危害向孩子们进行了描述,“全球气温不断上升,我们的夏天越来越热,河流溪水开始干涸;天空被烟尘笼罩,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茂密森林被砍伐成光秃秃的样子,小动物们失去了家园;我们生活中的垃圾随处可见,河流也不再清澈,甚至还发出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对环境危机的担忧,在此基础上,主讲老师继续为大家介绍该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去保护环境,并告诉孩子们,应该先从两个最日常化的行为进行环保——节能减排与垃圾分类。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主讲老师从两个角度来引导孩子们如何在生活中进行节能减排活动——电器、其他日常生活。对于电器,家里所有的电器用完都要随手关掉电源,不要让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空调的设置温度不宜过低,过低会导致耗电量增加,夏季最好设定在26℃-28℃;在日常生活中,以步行或自行车、公交车、新能源电动车等代替燃料汽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上街购物自备布袋或筐子,养成不用餐巾纸而用小手帕的习惯。
对于垃圾分类,主讲老师首先为孩子们讲述了我国目前的垃圾分类,随后让他们对生活中的各类物品属于什么类型的垃圾,进行思考。为避免理论知识过于抽象,队员们精心设计了模拟垃圾分类的活动:将一些生活中的物品摆放在孩子们面前,并用四张纸代替四类垃圾桶,让孩子们将物品放到对应的纸张面前。(关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