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独自行


■姚爱民
  可怜天下父母心,盼儿考场得高分。六月的七、八、九日高考的日子,总会吸引大众的眼球,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看到广大的考生,在老师、家人、警察、志愿者等庞大的“护航”队伍协助下,从容地微笑着走进考场,不禁感叹万分,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当年的“高考独自行”……
  1977年,记得是1月份,一股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恢复高考。记得那年的作文题是“大治之年气象新”。那时我正在“上山下乡”,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后,我们这些接受再教育的知识青年个个跃跃欲试。重新拿起久违的书本,挑灯攻读,复习迎考。
  当时,我们的农场知青点离考场——公社的一间中学,有12公里之遥,交通极为不便。我们拿到了准考证后,十几个考生,聚在一起,大致地研究了前往的路线,并每个人画了一张线路图,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考试日子的到来。
  到了考试的那一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十几个考生,推着自行车,神情严肃地集合在公路旁。我们平时在农场是没有自行车可以使用的,因为要参加高考,我们大部分的考生想办法借来了自行车,没有借到自行车的就坐在车尾前往。不知谁说了一声“走啰”,我们齐刷刷地蹬着单车往前赶路。晨风轻拂在脸上,路树上的小鸟吱吱喳喳地为我们加油,路旁的野花也三三两两探出头,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一群愣头愣脑的“赶考人”。我们一路无语,蹬得飞快。我们轮换着蹬车子,到了三叉或十字路口,我们就停下来,拿出图纸,核对一下,马上选择路口又匆匆上路。老天有眼,运气不错,终于找到了作为考场的公社中学,经过一段布满小草的弯曲小道,我们走进了考场的大门。马不停蹄,放好单车后,拿着准考证找到自己考试的试室。这时,离考试还有一个钟头,我就在校园的一棵大树下铺纸而坐,拿出自己的复习笔记,做最后的“冲刺”。
  上午考完试后,我们拿出了准备好的馒头,喝上带来的白开水,然后找一个比较安静阴凉的地方,坐着复习下午考试的内容。下午考完试后,我们踩着单车踏着夕阳,一路上说着考试的内容,回到农场。第二天又迎着曙光,独自前行。
  一连三天的高考,我们独自前行,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老师的鼓励,更没有警察的摩托车开道,也没有志愿者的热心服务。但我们有的是蓝天的映衬,路旁绿树、小草、野花的陪送,我们有的是向往美好前程的坚定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追求……
  记忆犹新,2018年高考,广州一考生爸爸开小车送去,妈妈开着电动车跟随其后,以防万一塞车,保证能顺利地到达考场。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也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条件的改善。
  我当年的高考,完全是自己一个人做好一切准备,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在安排,像雄鹰孤身翱翔在蓝天,像鱼儿独自游弋在碧海。那真是终身难忘的锻炼,既有几分洒脱自在,又有几分艰辛拘束。但不管怎样,走过来了,跨上了坦途。那份自豪和喜悦,那是现在的很多考生可能很难体会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