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显特色
信宜怀乡多元化发展枇杷产业

做大枇杷产业链。

制作枇杷膏。

枇杷熟了。 茂名晚报通讯员王庆珍摄
` 茂名晚报讯记者吴祖光通讯员王庆珍 黄国通 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信宜市怀乡镇云罗果农也主动谋变,进行枇杷加工,多元化发展枇杷产业,延伸枇杷产业链,实现了枇杷产业更大增值增收。
经过加工的枇杷产品供不应求
清明前后,是云罗枇杷丰收上市高峰期。一踏进该村牌坊,就闻到了青草香中丝丝枇杷甜味,还有枇杷膏的清香。
该村枇杷膏制作大户张诗敏家,一大早就已经开始忙碌进行枇杷膏制作。将新鲜采来的枇杷,用食盐清洗干净,再去核、切片,然后加陈皮和黄冰糖,耐心熬制三个多小时,直至枇杷膏成色变得晶莹剔透才出锅。
张诗敏家中种有不少枇杷树,长期在东莞工作的她,每年都能收到父母用顺风车送来的大箱大箱枇杷。面对着不能久放的鲜枇杷,她只能用来制作枇杷膏,却想不到有了意外收获,收到不少好评,并且有不少人开始预定。特别是近两年来,张诗敏制作的枇杷膏预订单一下子激增,每到枇杷上市季节,她就得暂停手上工作赶回家中制作枇杷膏。
在张诗敏的带动下,家人也迅速加入到了枇杷膏加工行列,一个枇杷季就能生产出近4000瓶枇杷膏。张诗敏表示,将购买一批枇杷膏制作机械设备,计划将产量做多做大一点,满足客户需求量。
像张诗敏这样利用鲜枇杷制作枇杷膏的果农,在云罗村有不少。记者看到,该村枇杷树去年经过矮化后,生长得更为茂盛,枇杷成熟期的到来,累累硕果也挂满了枝头。虽然这段时间持续雨
天,但果熟不等人,树上的枇杷
已散发成熟的诱人甜香。趁着小雨初歇,果农们都带着工具去将熟透的枇杷果采摘回来制作枇杷膏。
果农罗仕香种了好几个优质枇杷品种,在丰收的忙碌中已经将枇杷卖出去大半。罗仕香告诉记者,从3月初枇杷上市开始,她家的枇杷就已经被订销到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地方。若是遇上雨天,不能大批量采摘枇杷,她就将熟透的枇杷采摘回来制作枇杷膏、枇杷露,有些还用来烘干作为枇杷干,这些经过加工的枇杷产品也是供不应求。
多元化发展枇杷产业增值增收
据了解,怀乡云罗村依托得天独厚地理环境,大规模种植优质枇杷,每年清明前后有近50万斤枇杷上市,枇杷已成为该村一村一品产业。在谋求更大发展空间过程中,在镇村干部以及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的思想引导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近年来该村果农也积极谋变,自主创新进行枇杷加工,积极适应因疫情以及雨季带来的销售变化影响,打造更健康卫生、更方便储存和携带、更适宜快递外寄的枇杷产品,进一步延伸了该村枇杷产业链。
云罗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宁伟表示,对于做好做大云罗村一村一品枇杷产业,他们一直都是主动对接果农与市场衔接,并且每年都对果农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指导进行树木矮化以及防病虫害、套袋等技术作业。目前,还联合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与小农户合作,支持建立枇杷储仓进行保鲜,以及分等级包装的初加工,引进企业并鼓励农户发展枇杷膏、枇杷露、枇杷干等加工业,打造更多特色枇杷手信,另外,还在培养着一批年轻有活力的带货人,积极拓展更广阔的销路市场,进一步延长枇杷产业链,确保云罗村的枇杷产业能够实现更大的增值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