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码头旧忆


■海煊
  往事如烟随风去,怀念绵长入梦来。1958年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可那年月的好多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1958年开始大炼钢铁,茂名高山成了大炼钢铁的大本营,大量的铁矿石、竹木、砂石等原料均从高山码头输送。高山码头记录了茂名建市的繁荣景象。
  那时我在文秀小学读书,白天上课,晚上也要参加炼钢,从高山码头运矿石、扎矿石。年龄大一点的同学运矿石、拉风箱,我们十来岁的小同学拿着小榔头砸矿石,被搞得满手血泡,但也没抱怨,那是个快乐的年代。
  茂名建市初期,高山码头是转运物资的主要码头,大量的建筑材料,竹木、砖瓦等物资全从这里转到工地去,搭建民工居住的工棚和仓库。当年茂名矿区筹建处就设在新坡村,距离高山码头仅半里之遥。那时公路、铁路未通,物资全靠河运,高山码头成了最繁忙、最热闹的物资转运中心。它为茂名的建设创造了奇迹,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直至后来,高山码头仍然是民间水上运输的要塞。
  高山码头,又是曾经的高山渡,是汽车、牛车过河的渡船。渡船全靠人力撑的,撑杆一端装了个半月型的肩托,是撑渡人的依托,就像半边月亮一样,所以撑渡工也被叫做“半边月”。
  车渡九叔十几岁就被招为撑渡工,成了一名“半边月”。因为他撑车渡,所以才有“车渡九”的大名。
  上世纪70年代末,高山木桥拆建完工后,高山渡不再复存,后来小东江的水上运输线也随之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