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茂名网讯 在茂名的乡村田野间,一尾尾罗非鱼在池塘中游弋,连绵的荔枝林绿意盎然,远处香农围绕沉香树采香种植。这些承载着乡土气息的“土特产”,如今正成为茂名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茂名考察时强调“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下,落地了全省首批“粤惠贷—土特产贷”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以下简称“土特产贷”专项额度),引导银行信贷资金精准支持地区“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农业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9月以来,茂名累计发放“土特产贷”专项额度资金1.24亿元,带动“土特产”产业贷款超3亿元,惠及企业农户219户。
创新信贷模式,畅通产业“金融活水”
在电白区望夫镇,养殖户黎先生经营的养殖场占地约30亩,2025年与茂名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购销,销售额约260万元。为帮助黎先生扩大经营规模,茂名农商银行采用“土特产贷+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方式,为其审批贷款100万元,助力其拓展养殖与饲料业务,预计年产值将提升40%。
化州农商银行创新运用“土特产贷+橘红贷”再贷款模式,为化州市飞音贸易有限公司提供290万元融资支持。该公司负责人梁先生主要从事橘红收购、加工与销售,年收购橘红干果超30万斤,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经销商及药厂。“这笔资金真是及时雨,帮助我们新建了标准化车间,对提升收储化橘红有了更多底气!”梁先生由衷赞叹。
据悉,茂名市已入选全国新一批深化普惠金融改革试点城市,“土特产贷”专项额度是创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探索。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设立10亿元规模的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在符合支农支小再贷款规定情况下,对“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等特色农业产业链上、中、下各环节贷款优先安排再贷款额度,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为“土特产”发展注入增量资金。
财金政策联动,注入惠农“金融甘露”
“中小微企业转贷资金”是茂名市出台为化解企业“过桥”融资痛点,降低融资成本,防止资金链断裂的政策性资金。茂名农商银行了解到某对虾加工龙头企业季节性资金需求及“转贷”需求后,综合运用“土特产贷”政策叠加“转贷资金”政策,以“土特产贷+转贷资金”模式,向该企业发放贷款680万元,有效保障企业旺季收购及生产持续,同时带动350人就业,实现产业与农民收入“双增”。
据了解,茂名农商银行通过“土特产贷+罗非鱼产业贴息”为某水产养殖合作社提供60万元贷款,同时为该合作社申请了茂南区罗非鱼产业贷款贴息,为客户节省了利息支出0.6万元。茂名农商银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表示:“支农支小再贷款为我们注入低成本资金,通过实实在在的利率优惠,让农业经营主体轻装上阵、专注发展”。
优化服务流程,传递普惠“金融温度”
“真没想到,贷款还能这么灵活!”高州市水产经销商黄先生感慨道。这位深耕水产行业二十余年的“老水产人”,长期专注生鲜罗非鱼及四大家鱼的收购与销售,形成了“两广地区采购、高州集散销售”的成熟经营模式。面对贷款到期、资金周转紧张的困境,高州农商银行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仅用3个工作日就为其办理“土特产贷+无还本续贷”业务,有效化解了经营危机。
化州农商银行主动深入田间地头,2025年累计向72户橘红产业经营者发放贷款7535.2万元,提供从贷前调查到贷后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我们行积极送贷上门,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不仅要放贷,更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解决企业燃眉之急。”化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坦言。
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土特产贷”专项额度运用,加强货币政策工具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联动,推动“土特产”产业贷款审批流程简化、融资担保成本降低、风险补偿加强,创新“土特产贷+”运用模式,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土特产”领域,为茂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强有力的金融动能。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海云 通讯员 郑晓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