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乡村振兴系列谈

五镇联动共建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颜庆明(市区)

据茂名日报日前报道,化州市立足粤桂交界处的资源与区位优势,以“粤桂边界风貌走廊”建设为牵引,推动平定、宝圩、播扬、文楼、中垌五个边界镇联动,从“局部美”迈向“全域美”,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这一“五镇联动”创新模式,不仅展现了化州市“粤桂边界风貌走廊”的创新活力,更探索出一条以边界镇联动破题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畅通“大动脉”,构建外联内畅新格局。G359国道、S285省道跨越广东、广西两省区,其中,化州段贯穿平定、宝圩、播扬、文楼、中垌五个镇。对此,化州对8处省际入口实施风貌管控与景观提升,加力提升入粤门户“第一印象”。平定、宝圩、播扬等镇通过道路拓宽、标识设置,强化“入粤门户”形象。中垌镇实现镇村物流服务点100%覆盖,为农产品上行提供有力支撑。文楼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与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发展,不断提升边界居民的生活便利度。这几个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逐步打通区域“动脉”,紧密协同,形成合力,让“粤桂边界风貌走廊”的魅力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得以彰显。通过共建共享基础设施、构建外联内畅新格局,有望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聚合效应,积极打造省际边界地区融合发展的典范。

绘就“高颜值”,塑造绿美宜居新风貌。化州市着眼可观可感的风貌元素,以“生态优先、景村融合”为导向,建设“粤桂边界风貌走廊”,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正在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路。近年来,五镇整治卫生黑点9000余处,提升沟渠池塘18公里,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9.2万平方米,岭南特色建筑风貌日益凸显。这意味着,绿美化州正成为新的亮点。结合“有喜事来种树”“我为家乡种棵树”等活动,化州持续提升边界镇绿化覆盖率,五镇累计植树8.5万棵,推进道路绿化美化长度21.5公里,建成乡村小公园、小花园等生态节点,“水清岸绿景美”的通道景观逐步呈现,带动“粤桂边界风貌走廊”沿线镇美“颜”提“质”、转型发展。

点燃“强引擎”,打造富民兴村新业态。“粤桂边界风貌走廊”,正逐步成长为一条活力迸发的经济带和共同富裕带。化州市立足资源禀赋,推动边界镇农业提质增效,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平定镇将化橘红品牌深度融入走廊建设,种植面积突破5.2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48亿元。中垌镇种植荔枝5万亩、化橘红2.4万亩,建设5000亩黑毛豆基地,1500亩沉香基地与百年古榕、红色旧址串联,成为走廊沿线独特景观与产业节点。播扬镇推进总投资3000万元的南药种植加工及经营购销项目,采用“订单种植+保底收购+精深加工”模式,构建全产业链闭环。宝圩镇创新“垦造水田+土地流转+产业”模式,实现水稻-毛豆三造轮作,提升土地效益,带动群众增收1500万元。文楼镇重点发展夏威夷果和油茶产业,推动资源增值增效,丰富走廊产业业态。通过“五镇联动”,5镇在各自发挥特色优势的同时,串珠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富民兴村产业带,180家“微工厂”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激活边界五镇劳动力资源。

“建一条走廊,兴一座城市。”从昔日边界小镇,到今日“省际门户”,化州正通过“五镇联动”的创新举措,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推动“粤桂边界风貌走廊”成为宜居宜业的示范带,真正让省际边界变成“发展融合线”和“民生幸福线”。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