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让更多《怀乡起义》成为“行走的思政课”

邵留生(电白)

据茂名日报报道,近日,信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型原创音乐剧《怀乡起义》巡演活动走进柏桥服务区东区大舞台,为南来北往的旅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之音乐党史课。这场巡演专场不仅是一次穿越百年的精神邂逅,更让南路革命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动脉”上走向全国各地。不难看出,这样的演出效果杠杠的。

自今年6月27日晚在信宜会展中心成功首演,《怀乡起义》便以天生的红色基因自带传播“流量”,引人注目。当然,这种天生的因素确实让《怀乡起义》从出生就显得“高人一等”,但这并非是它走向成功的密码。整合演出资源,契合时代要求,大胆走到群众中去,才是它成功的密码。

何谓“行走的思政课”?通俗点说,就是让思政课打破空间壁垒,在更丰富更灵活的空间进行思政教育,从而使思政课行走起来,更易于传播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作为一部反映南路红色文化的音乐剧《怀乡起义》,其本身就具有很灵活的传播方式,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只要给它一个舞台,就能给你上一场生动的思政课。因此,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行走的思政课之音乐党史课”的生动实践,该剧既登得了影剧院和文化广场的大舞台,也走得进校园和社区,直接走进群众当中。本次在柏桥服务区演出,则更加契合它的红色基因,使思政课也能如此生动,更具思政魅力,让人叹为观止。《怀乡起义》这次演出,更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行走的思政课”,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社会大课堂,既可以是红色场馆、文化遗址,也可以是城乡社区广大市民活动的场所,这就是打破了思政课狭隘的单一的依靠课堂来传播的壁垒。一位服务区的旅客表示,在高速服务区意外地看到了这样一场高水平的音乐剧,感到很新奇。由此其实也能够看出,更多的思政课有待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事实上,我们也有不少这样的思政课资源。近年来,我市各地、不少部门都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诵比赛,不少参赛作品就是很好的思政课资源。例如,一些以冼夫人、南路革命烈士为题材的朗诵节目或小剧本,这些就非常适合行走起来。关键是,如何才能让这些思政课资源行走起来,这是重点与难点。

当然,《怀乡起义》能够持续开展巡演工作,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自身强大的红色基因与强大的台前幕后团队。这就得正视一个事实,如何才能使像《怀乡起义》一样的思政课资源得以正常开展巡演?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支持,没有演出团队的大力支持,很难做到持续演出,并取得很好的思政传播效果。因此,要让思政资源真正行走起来,除了要契合时代精神,精心打造思政资源外,还得处理好相关人员演出与工作的关系、演出与生活的关系。如果涉及到中小学生,还要最大限度地确保不影响他们的学习时间,做到演出与学习两不误。因此,要使思政课行走起来,不单单是涉及到思政课的传播者,还需要更多相关部门参与其中,共同努力,做到有条不紊。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