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政务

以政法之力护航“百千万工程”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法治思想领航法治中国建设阔步向前,开辟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中央、省委政法委和市委工作部署,茂名市委政法委联合茂名日报社推出《以政法之力护航“百千万工程”》专版报道,充分展示各地各政法单位以高水平法治护航茂名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努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茂名平安茂名。

化州公安深入化橘红种植园走访。

电白法院干警将知识产权普法阵地从会议室延伸至育苗基地。

检助『罗非』谋发展

世界最大的淡水养殖罗非鱼生产基地坐落在茂名市茂南区。2024年,这里产出约4.34万吨罗非鱼,创造了约20亿元的年产值。如今,茂南不仅在罗非鱼养殖上成绩斐然,更朝着预制菜领域大步迈进,全力打造从鱼塘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在这一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茂南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为己任,对预制菜生产开展专项监督,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深入摸排:洞察生产现状

为全面了解产业生产情况,茂南区人民检察院干警多次深入辖区内从事预制菜生产的企业走访,尤其是对两家罗非鱼大型企业进行重点关注。干警们走进一线生产车间,重点查看产品原料清洗、加工、包装、消毒、储存保管等生产过程,掌握企业对产品生产的安全保障和质量把关情况,了解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和致污染风险。

检察干警还重点对企业的原料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进货渠道以及检验检测等作更全面的了解。原料管理关乎食材来源是否合法合规,出现问题时能否追根溯源,更关系到罗非鱼品质是否新鲜无病害。通过实地摸排、查阅资料、与经营主管人员座谈等形式,检察干警更清晰罗非鱼预制菜的生产加工及质量管理情况。

精准监督:直击存在问题

走访过程中,检察干警发现有个别预制菜生产企业存在对食品添加剂的保存和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即企业的食品添加剂未按规定存放在专柜上,且没有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明显的标识区分,容易有混入杂质、取用错误的风险,一定程度影响预制菜的质量和安全,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构成潜在威胁。

针对以上问题,茂南区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磋商函,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并建议行政机关加强对预制菜生产经营的监管力度,督促预制菜生产企业及时整改。磋商过程中,茂南区人民检察院与相关行政机关达成一致,对企业的监管既要“严字当头”,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又要“服务为本”,帮助企业规范提升,力求推动茂南特色产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双赢。

推动整治:促进规范生产经营

经过磋商,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推进整治工作。包括集中力量开展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专项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在食品生产环节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经营环节落实进货查验与索证索票制度、落实储藏管理要求等,专项工作共出动检查人员386人次,检查预制菜生产经营主体217家次,其中预制菜生产企业9家次,发现存在问题3家次,责令整改3家次,截止目前,相关企业已全部整改完毕,进一步确保了生产经营活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为提高预制菜生产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行政机关还约谈培训预制菜生产从业人员14人次,通过专业的培训,让从业人员加深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新标准的理解与应用,更加深刻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一线操作层面保障罗非鱼预制菜的质量安全。此外,行政机关积极推动全区预制菜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工作,企业通过自查自纠,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4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茂南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践行这一理念,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精准监督推动行政部门扎实履职,进一步筑牢了罗非鱼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防线。此次专项行动不仅推动解决了实际问题,更为保障本地特色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更实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提供了检察样本。

警护橘红助丰收

粤西一隅的化州,素有“中国化橘红之乡”美誉。在这方2350多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化州公安全力筑牢平安防线,积极服务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富民兴村的化橘红结出硕“果”,“香”飘万里。

化橘红第一镇“警色”浓

金秋10月,“中国化橘红第一镇”的化州市平定镇处处橘香盘桓。在满目葱茏的种植园里,在一派繁忙的加工场里,在产销两旺的商铺里,不时闪现出一抹抹的藏蓝身影。

日前,化州市公安局平定派出所民警到平定镇那宾村委会开展日常巡逻走访,与正在劳作的村民拉起了家常。“经常可以见到派出所民警过来巡逻,没听说过有人偷化橘红,偷鸡摸狗的也没有。”说起村里的治安,村民向民警竖起了大拇指。

在多家化橘红合作社,平定派出所联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巡查行动。当发现一处仓储室的灭火器配置不规范时,民警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立即配足消防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在化橘红商铺里,巡逻民警向正在店里包装化橘红切片产品的店家宣传反诈常识,针对新出现的作案方式,提醒店家平日要提高警惕,经常查看自家的收款二维码,预防钱财被盗转。

据悉,今年以来,在护航化橘红产业蓬勃发展的日常工作中,平定派出所共投入警力1000多人次,巡查走访化橘红种植园及商家200多间次,向商家及种植户开展普法宣传8000多人次。

全程守护橘乡“致富果”

平定派出所“全警动员、全力投入、全程护航”,为当地化橘红产业筑牢安全屏障的日常工作举措,只是化州公安护航“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化州公安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化橘红的种植、赏花、摘果、加工到销售全过程,公安机关全力投入护航平安,守护好橘乡人民的“致富果”。

化州公安根据全市化橘红种植园区的分布特点,由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负责好日常的种植巡逻防控工作。针对每年两个多月的摘果季这一重点时段,通过加大警力投入开展重点巡逻,同时联合村委会及企业安保力量开展联防联控,切实织密防控网络。

对于涉侵害化橘红企业及农户的违法犯罪活动,化州公安坚持“快侦快破”,从重从快进行打击。某天深夜,某化橘红基地报警,有贼人偷果。接报后,属地派出所迅速出击,现场抓获涉嫌盗窃的嫌疑人,缴获被盗的多袋新鲜化橘红果。

每年3月,为配合唱好化橘红赏花节这台文旅“大戏”,化州公安提前介入,制定详尽的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活动期间,部署充足警力,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人流疏导、交通管制和突发事件处置,确保活动安全、有序、精彩。

今年3月15日,化州橘州生态公园赏花活动主会场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1012万人次。据统计,化州公安共投入200多名警力,护航赏花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合力保护“化橘红”金字招牌

化橘红的产业链条长、产值高,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觊觎的目标。在利益驱使下,不法分子利用外地橘红冒充化橘红或以次充好。

为加强化橘红道地性保护,维护化橘红市场良好秩序,化州公安联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开展化橘红维权打假专项行动。在化橘红鲜果收购期间,深入企业及农户的加工场、仓储间等场所仔细巡查,全力整治市场乱象。对准假冒伪劣、合同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涉企突出犯罪依法重拳出击。与此同时,积极联合化橘红协会等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培训教育,引导企业商户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共同抵制侵权假冒行为。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保护了“化橘红”这一金字招牌的声誉和价值。今年7月,“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榜单发布,化橘红品牌声誉指数得到提升,跃居榜单第四位。

司法服务如『香』随行

电白区作为“中国沉香之乡”,全区沉香总种植面积达14.3万亩,近6万名从业者、逾7700家企业及个体户,共同托举起年产值近30亿元的沉香产业。

在这片“香业”热土上,电白法院立足产业特色,创新打造“沉香法庭”特色品牌,为千年“香文化”注入现代法治内核,以司法“芬芳”护航“中国沉香之都”高质量发展。

法官工作室“扎根一线”

在沉香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企业商户面临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维权问题也逐渐增多。为妥善化解涉沉香知识产权纠纷,促进法治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电白法院驻区沉香联合会法官工作室在电白区沉香联合会揭牌成立。

“法官工作室的成立,无疑给企业吃下了一颗‘法治定心丸’,既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又规范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实现‘纾困解难’与‘长效防范’的双重效果。”区沉香联合会会长谢利发说道。

电白法院和区沉香联合会共同签署了《茂名市电白区人民法院茂名市电白区沉香联合会关于设立法官工作室的备忘录》《关于建立涉沉香知识产权纠纷化解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旨在以此为平台,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通过驻点值班、纠纷化解、巡回审判、联席会议等制度模式,促进涉沉香知识产权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和实质解决。

普法课堂“精准问需”

“以前总觉得法律在天上,今天才发现它就在我们嫁接的刀口上!”在森海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三百亩沉香育苗基地,一位二十余年工龄的老匠人频频点头。

此刻,电白法院高新法庭干警正站在翠浪翻滚的沉香苗圃间,用“嫁接刀”比喻“法律之刃”阐释技术秘密保护,给正在劳作的农户们开展“田埂上的普法课”。在发放《电白法院知识产权案例集》的同时,干警们还结合沉香树苗嫁接技术、结香工艺等核心技术保护需求,重点阐释商业秘密保护、品牌建设、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等法律知识。

随后,干警们便转战座谈会。在与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干警们详细了解企业沉香育苗、种植、加工及销售全产业链运营情况,针对企业提出的产品商标注册、专利技术保护、地理标志使用等法律困惑,结合《商标法》《专利法》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进行“靶向解答”,并就企业关注的“电商平台侵权取证”“非遗工艺传承保护”等实务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企业量身定制“法治护甲”。

云端调解“惩教结合”

两名沉香卖家均在抖音直播销售沉香,其中原告向商标局注册了某品牌商标用于销售沉香,被告为某沉香工艺品店。

原告发现被告在其抖音店铺直播时,将原告的某品牌沉香产品作为竞品,捏造原告某品牌沉香产品为假冒伪劣产品、会对消费者身体产生伤害等事实。原告遂诉至电白法院,主张被告的商业诋毁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求被告停止诋毁行为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高新区人民法庭接到案件后,办案法官发现该案事实清楚、争议不大,多次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征得同意后组织双方线上庭前调解。

调解过程中,法官向原、被告释法析理,通过类案对比、释明法律、解释后果等方式,让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方案:由被告赔偿原告一定经济损失并在其抖音账号上连续十五日置顶赔礼道歉。双方当事人均对该调解结果感到满意。

该案是电白法院自集中管辖全市(诉讼标的额500万元以下)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以来调结的第一例涉沉香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为达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法院组织原、被告双方开展庭前调解之时,邀请电白沉香联合协会的部分商户代表一起进行线上旁听,为沉香商户代表普法。

“这对规范沉香直播带货是场及时雨!”“置顶道歉15天比罚款更能让人记住教训!”部分代表在旁听后表示,此举可以让商户以最直接、最真实、最有效的方式学习法律知识,也达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从育苗嫁接的田间地头到热火朝天的直播阵地,法治正深度融入沉香产业链的每一寸“香脉”,滋养着优质的沉香营商环境。电白法院以“沉香法庭”为支点,将司法服务延伸至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以法治力量规范市场秩序、护航产业发展,让产业之香在法治护航下“香飘更远”。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