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国大封相》剧照。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泽佳 摄
茂名网讯 近日,我市2025年粤剧文化科普展演晚会在高州市柏桥服务区举办,活动由市社科联主办,电白区艺青戏剧创作有限公司承办。晚会节目丰富精彩,不仅有粤剧折子戏《游园》《倾诉》《洛水梦会》,还穿插粤剧知识讲座、粤剧行当介绍和粤剧知识问答等环节,令观众过足戏瘾,也收货了粤剧知识干货,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开台戏很精彩 讲座干货良多
晚会开台戏是传统粤剧《六国大封相》,该剧起源于清代粤剧复兴时期在同治年间,由广东“四大状师”之一的刘华东参考昆剧《金印记》和《满床笏》改编而成。作为经典例戏,《六国大封相》主要讲述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推行策略成功说和燕、赵、韩、齐、魏、楚六国结成联盟对抗秦国的故事。
据演出中途穿插的粤剧知识讲座介绍,该剧的表演亮点极具特色,以齐全行当(生旦净末丑皆备)为骨架,通过坐车、推车、罗伞架等扎实功架展现气势,搭配华丽服饰与铿锵锣鼓,凸显热闹庄重的仪式感。作为粤剧“开台戏”的代表,它既彰显了剧种的程式美学与整体实力,更成为传承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主讲老师进一步介绍,粤剧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等广府民系聚居地,是“两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传统戏曲以广州方言、粤语白话为基础,主要融合梆子、二王等声腔兼具着激进锣鼓音乐特色来组合。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南宗至明代中后期(大约1573年)早期就形成戏班组织,当时简称琼花会馆。在清代时期进一步吸收其它剧种元素,到19世纪就形成广东最大的剧种,其活动范围广泛,深受群众喜爱。
晚会主题鲜明 展现粤剧美感
开台戏之后,演出团队先后表演了折子戏《游园》《倾诉》《洛水梦会》,粤剧艺术魅力当中的悲剧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纵观整场晚会,三出折子戏都贯穿了爱情这一主线,故事情节紧凑动人,通过人物命运展现戏剧冲突,彰显传统价值观。如折子戏《倾诉》,是经典粤剧《鸳鸯泪洒莫愁湖》的选段,剧情就非常震撼人心。《鸳鸯泪洒莫愁湖》是粤剧中的一部佳作,其灵感源于南京莫愁湖的民间传说。在明朝永乐年间,忠臣少卿因奸臣邱丞相的陷害而遭遇不幸,其女儿也被卖到王府为奴,化名为莫愁。莫愁不仅才貌出众,更与王府公子徐澄一见钟情,私自定下终身。然而,命运弄人,徐澄的祖母老太君为了权贵利益,违背徐澄的意愿,强迫他与邱丞相之女邱彩云成亲,徐澄和莫愁这一对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而《倾诉》作为剧中的一个选段,无论是剧情发展的跌宕起伏,还是人物命运的深刻诠释,抑或是声腔艺术的尽情演绎,都展现了剧情的悲剧美。晚会总导演谢鹏介绍,《倾诉》这一场戏,湖心亭的倾诉场景,通过莫愁与徐澄的断肠倾诉,结合音乐与唱词,将这种凄美推向高潮。音乐方面,运用了擅长表达慷慨悲壮、苍凉凄楚情感的“反线二黄”,以及小曲“秋江哭别”和“双星恨”为伴奏,这些音乐元素共同渲染了人物内心的悲痛,营造了浓厚的悲剧氛围,进一步增强了悲剧的美感。
践行文化自觉 传递社会正能量
在演出现场,记者感受到,三出折子戏的文武生唱腔流畅自然、爽快明朗,精湛演技凸显角色魅力;而正印花旦的声腔则清脆动听、余韵悠长,情状凄婉,举手投足尽显端庄娴淑,他们的倾情演绎深得观众喜爱。来自茂南开发区的黄先生,虽然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却看得专注入迷,他告诉记者,很喜欢粤剧,平日知道周边哪里有演出,只要时间允许,就会前往观赏,这次来到柏桥服务区,和粤剧来个不期而遇,真是意外的惊喜。
至于三出折子戏都以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作为主线,谢鹏这样告诉记者,当下一些青年男女对待恋爱和婚姻的态度,缺乏信仰和真诚,而且受网络某些短剧“美女喜嫁首富郎君”“凤凰男邂逅千亿富婆”的诱导,出现了拜金的不良倾向,作为文艺工作者,他和同事、同道希望通过展演经典曲目中追求美好坚贞爱情的文化自觉,传递社会正能量,劝诫人们珍惜爱情、尊重婚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共同构建淳朴民风,创造美好生活。

扫一扫看视频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柯小瑛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