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远
秋阳暖暖,丹柿满枝,层林染金,果香漫村,这是丰收时节的信宜大成镇北梭村。邂逅秋意绵绵的北梭河畔,不经意间就走进秋天的画框中。
北梭村位于云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粤西第一高峰大田顶的北麓,是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种植甜柿的面积达6000多亩。每逢到了金秋佳节,处处都是醉人的红柿坠枝图。得友人盛情邀请,我们来到这个慕名已久的柿乡。把车停在北梭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广场,然后在友人的带领下向北梭甜柿种植基地走去。
站在一个高处,但见房前屋后、河岸边、道路旁、山坡上,一棵棵的柿子树上结满了累累硕果,每个柿果都套上白色纸袋,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远远望去,竟是白茫茫的一片,甚是壮观。大多数柿子树生长在山坡上、山谷中,果农开荒辟土、种树浇水、施肥料理已经相当辛劳。现在又要把柿子个个套上纸袋,勤劳的北梭人为呵护甜柿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得到主人的允许,我走近旁边的柿子树,揭开了一个柿子的纸袋,柿子皮薄肉厚、圆润饱满,遍体金黄,令人喜爱。传统的柿子摘下来后还要用石灰水浸泡。北梭甜柿可自然脱涩,离开枝头后可以直接吃。主人递过一把刀子说,尝一下吧,满山满野都是。我小心把柿子横切开来,哇,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糖心。迫不及待地咬一口,果然是甜脆爽口,令人回味无穷。同伴吃了我递过去的那半块,惊愕得嘴巴半天也合不上。他睁大眼睛怔怔地望着主人:这柿子怎么这么好吃。他连嘴角的柿汁也顾不上擦去,就把一根柿枝拽过来,粗暴地撕开纸袋,然后毫不留情地狼吞虎咽起来。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成果能让别人得到享受和赞美,主人幸福地微笑着说,吃吧,吃吧,吃个够。
看到漫山遍野的甜柿,我不禁有个疑问:你们挑甜柿下去要花很多时间噢。主人笑笑说,现在摘好柿子后,可以通过轻轨运送下来,免却了大家肩挑的辛苦,也缩短了快递外运的时间。在他的指点下,我发现了隐藏在旁边的轻轨。有了这助农致富的轻轨,运送柿果肯定是快速多了,我不禁为他们而庆幸。
从主人的口中得知,北梭村自2003年引进甜柿品种后,曾到台湾等地多方学习种植技巧,经过不断改良和扩种,努力开拓销售市场,才形成今天的规模。自2016年开始,北梭每年都举行甜柿节,进一步提升北梭甜柿的知名度,促使线上线下的销售火爆。2024年,村民通过种植甜柿实现户均增收2.5万元。现今的北梭人,家家户户真正过上了“柿柿”如意的好生活。
由于独特的高山气候和良好生态优势,北梭甜柿富含维生素、糖类、铁质,一直以来价格坚挺,深受高端市场欢迎。是名副其实的“晚秋第一佳果”,人人赞誉的“信字号”特色农产品。今年北梭甜柿大获丰收,预计产量达1350万斤,寻常巷陌的水果店也能见到她的倩影,喜爱甜柿的吃货可以大饱口福了。
秋天,有一盏回家的灯,名字叫乡愁。对于北梭村人来说,山高路远、贫穷闭塞不再是故乡的代名词。村里现已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并构建起覆盖生产、品控、销售的完整链条。作为远近皆知的名片,北梭甜柿擘画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甜柿经济”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支柱。道路宽广,腰包鼓胀,景美人欢,网红打卡点北梭村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旅游探胜、采摘甜柿。有些农户在假期一天可以卖出几百斤甜柿,搞直播的北梭妹子们也笑容灿烂、收获满满。许多外出的北梭人纷纷返乡创业,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为家乡绘制出绚丽的柿乡丰收好图景。
秋风微凉,眷意浓浓。蔚蓝如拭的天空、清溪潺潺的北梭河、满山坠金的柿树、错落有致的农家小楼、薄如轻纱的山岚共同织成一幅壮美的秋天画卷。向友人告别的时候,我的睫毛有些湿润了。群山耸立、层峦叠嶂,林海苍茫、千峰滴翠的北梭村,美丽富饶得让人不忍离开!而车窗外的柿子树,一直在暖暖秋阳的抚摸下,娓娓述说着甜透整个北梭村的情话。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