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舞演出。
▲粤剧演出。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黎雄 摄
茂名网讯 9月30日傍晚,华灯初上,市区文化广场的热闹氛围逐渐开启。空气中隐约飘着糖画、月饼的香甜气息,不少市民早早地携家带口前来参与活动……
今年,茂名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从底蕴深厚的“好心文化”到淳朴的文明乡风,从传承久远的非遗文化到热闹鲜活的民俗风情,这座城市正以多元魅力展现文明新貌。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我们的节日”振兴,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指导,茂名市委宣传部、茂名市文明办、茂南区委宣传部、茂南区文明办共同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在此热闹举办。此次活动以“非遗贺中秋文明润万家”为主题,通过丰富的非遗体验、猜灯谜、月饼展销和晚会等活动,为市民打造了一场兼具文化底蕴与节日氛围的中秋文化盛宴,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也让“全国文明城市”的文明底色在节日里愈发鲜明。
非遗展演添雅趣,传统技艺“活”起来
活动现场,非遗展示体验区深受市民喜爱。单人木偶戏展台前,一个个制作精巧的木偶,引得观看的孩子们瞪大双眼,还凑上前仔细打量;糖画制作技艺展台前也围满了孩子,甜香四溢,市民李女士带着女儿排队购买,她说:“小时候就爱吃糖画,今天带孩子来,既能让她尝到我童年的味道,还能亲眼看到这项非遗技艺,特别有意义。”此外,中医正骨疗法体验区,许多中老年人驻足体验,传承人还向大家传授日常保健知识。据了解,此次非遗展示体验活动,开展了茂南单人木偶戏、鳌头印籺、糖画制作技艺、茂南沉香制作技艺、新坡合水柯记传统豆豉制作技艺、电白贝雕制作技艺、电白墨鱼饼制作技艺、电白南盛月饼制作技艺、信宜大雾岭绿茶制作技艺、高州薯包籺制作技艺、化橘红中医药文化、笪桥黄瓜干制作技艺等31个非遗项目展示,让市民观看精湛的非遗技艺表演,还可以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制作过程,增强市民对非遗文化了解。
另一边的猜灯谜区同样人头攒动,五颜六色的灯谜纸条随风轻轻晃动。灯谜内容紧扣中秋主题,涵盖传统文化、历史典故、生活常识、文明乡风、移风易俗等多个方面,设置不同难度的灯谜,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众的需求,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市民通过自主挑选悬挂灯谜纸条,猜出答案,便可到兑奖区兑换相应小礼品。市民王先生带着父母和孩子一起猜谜,“爸,这个谜语我会,我来猜!”孩子蹦跳着拿着纸条跑到兑奖区核对答案,成功兑换到小礼品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快看!灯笼队过来了!”晚上7点半左右,随着人群中一声欢呼,花灯巡游正式开启。伴随欢快的传统音乐,来自茂南区17个镇(街)的代表队整齐列队,队员们手持造型精美、色彩斑斓的灯笼,沿着文化广场进行巡游。茂南灯笼舞是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巡游让市民们近距离感受到非遗魅力,光影摇曳中,满是中秋的温馨与热闹。
中秋晚会融古今,歌舞声中共度团圆夜
当晚,中秋晚会在文化广场中心舞台精彩上演,晚会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通过歌舞表演、诗词朗诵、器乐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中秋文化的深厚底蕴,营造温馨、和谐、喜庆、文明的节日氛围,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晚会在茂南灯笼舞非遗艺术团带来的灯笼舞中拉开帷幕,节目将灯笼与舞蹈完美结合;随后,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带来了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悠扬的乐器演奏声仿佛将观众带入诗意的中秋月夜;茂南区朗诵协会带来的中秋诗词《水调歌头》朗诵,者声情并茂,引发观众共鸣,不少市民跟着轻声吟诵;茂名市粤剧团带来的粤曲《花好月圆》,婉转的唱腔韵味十足,让喜爱粤曲的市民过足了瘾;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带来的民乐演奏《森林狂想曲》为晚会注入清新活力,让市民领略多元艺术魅力;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带来的四重唱《我们的新时代》,歌声激昂嘹亮,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此外,晚会中还多次插入不同主题的灯笼舞表演,表演者们手持灯笼翩翩起舞,灯光与舞姿相映成趣,展现出浓厚的非遗特色与节日喜庆,赢得阵阵掌声。
晚会最后,还特别呼吁市民们在中秋、国庆假日要文明出行、文明旅游,主动参与移风易俗,用干净整洁有序的城乡面貌迎接佳节,共同勾勒出家国同贺、文明和谐的节日图景。
“晚会太精彩了,既有传统的古筝、粤曲,又有现代的歌曲,还有咱们本地的灯笼舞,看得特别过瘾!”市民刘先生说,“今天带着家人来参加活动,体验了非遗项目,又看了晚会,收获很大。”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琴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