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碧群
近日重读《浮生六记》,首篇的《闺房记乐》记录了沈三白与芸娘在生活中的种种乐事:
趣事其一:藏粥待君。
其二:两人论李杜及白乐天之诗,芸道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为启蒙师,夫为三白……与白有缘。
其三:七夕及七月十五夫妻于沧浪亭邀月畅饮,倚窗对酌而联句。
其四:中秋夜又于沧浪亭把盏赏月!
其五:芸巧制双鲜酱,每朔望拜月下老人像。
其六:避暑于菜园,柳荫垂钓,观晚霞夕照,联吟,九月持鳌对菊……
其七:三白怂恿芸娘女扮男装去洞庭君祠玩“花照”。
其八:芸娘偷出家门伴君游太湖,与船家女素云歌饮,于湖上泛舟。
其九:芸娘为夫纳妾,留心“美而有韵”者。
沈复与芸娘性味相投,在庸常生活中时有制造惊喜,为家常日子调制出种种浪漫的闺房之乐,这是智慧生活的方式,以兴趣爱好对抗人生无常的无奈。
而在《苏东坡传》一书里,苏东坡则认为,人生赏心乐事很多,不单有四件,而是十六件: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依东坡之列举,种种乐事不外乎发生于日常生活,能于平凡生活发现美好而发乎内心之悦,要有东坡一样热爱生活而又洒脱率性的空灵之心!如烹茶,听钟,看山,濯足都为赏心乐事,因东坡即使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临老投荒被贬到海外儋州,也会有一颗平常心“此心安处即吾乡”的豁达,他安于平凡日子而内心安宁自足,故一切在其眼中都是欢喜的。
回顾这几年的自由放牧,也是小满即安,知足常乐。就说到野炊,即有蚊虫叮咬,即有风吹日晒也无妨我们的兴趣盎然!今翻看《浮生六记》,古人早已有野炊之乐事,看沈三白芸娘寄居萧爽楼时,与三五知己炊于油菜花田间:“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陌度阡,蜂飞蝶舞,令人不饮自醉,继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其奇想……”
记得我们在山间林野席地野炊时,亦引起游人惊羡。春日油菜花开时,也曾在花田旁边的堤坝上摆开茶台,与三五好友煮茶饮茗,坐在春风中随意吃零食、把盏清淡。让草香花香拥抱着,看蜂蝶翩飞,看白云悠悠飘过碧空。6月荔枝红了,烹茶煮粥于荔枝树下,头顶红荔,脚踏绿草,风吹树叶,蝉鸣鸟啼,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在炎炎夏日,呼朋唤友到东水山或蓝花谷,寻觅一处山溪瀑布旁,直接用溪水煮茶,享受着森林气息的清新沁凉。闭了眼睛聆听潺潺流水声,风穿过树林,穿过身体时那种温柔而舒畅,实在有如神仙一般让人心旷神怡。
秋季的落日余晖不容错过,每每在黄昏时分,我们来到月牙湾的海滩上,摆开茶桌,泡好茶,边喝边等待。西望天边,在海平面之上,那一轮红日渐渐下坠,然后慢慢变红变黄,成了巨大的咸蛋黄。目睹那夕阳的盛大落幕及辉煌告别,被大自然的魅力所震撼所魅惑!感到虽然生活平凡,让人间值得!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