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媛婷(化州)
近期,化州持续大力开展“敲门招商”行动和“化商回归”工程。近日,化州迎来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和新型储能设备制造项目落户茂名临空经济区,项目合计投资5亿元,与园区谋划的三大主导产业中的智能制造产业高度契合,项目达产后将加速县域产业升级。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抓招商引资,助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统一思想认识,构建大抓招商新格局。招商引资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要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抢抓珠三角产业向粤东西北产业园区转移机遇,主动出击、精准对接、齐抓共管,全市上下“一盘棋”常态化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如山东省潍坊市创新上下协同的一体化招商机制和重大项目集中攻坚机制,由市级主管部门牵头协调,多支专业队伍协同发力,制定招商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推动全市招商政策、平台、资源共通共享,构建“大招商”格局。2024年全市统一策划包装重点招商项目600多个,联合开展宣传推介活动150多次,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要创新思维模式,形成产业集聚新效应。9月12日,省长王伟中在全省市县党政正职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暨“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专题培训班上强调,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从大中小、上下游、产供销等各环节发力,加强全产业链建设,打造更多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工作要顺应新形势、适应新要求,从传统的“项目思维”转变为“链式思维”,结合本地特色产业优势,深入分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关系,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为精准招商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合作,通过以商招商方式,引进上下游关键、薄弱、缺失环节,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筑巢引凤”新高地。优化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政府部门既要当好为企业服务的“店小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更要立足企业发展视角,在市场开拓、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企业融资、人才支撑等方面提供保障和支持,成为具有市场思维的“合伙人”。如化州在“敲门招商”行动中,严格落实企业服务官制度,市镇领导常态化联系企业,及时帮助企业纾困;积极邀请广大企业家到化州考察投资,助力其成为化州发展合伙人,构建“奋斗共同体”。
要用好乡情纽带,凝聚共谋发展新合力。近年来,各地以乡情为纽带,通过开展“人才回归工程”“反哺工程”激发在外企业家和人才对家乡的归属感,吸引外出乡贤、人才返乡投资或创业,成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化州此次签约的两大项目投资方均为化州籍企业家。因此,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应建立健全乡贤联络机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广泛凝聚在外人才、企业家、专家学者等群体的智慧与资源,激发他们反哺家乡、参与建设的内生动力。同时,要结合地方实际,精准对接项目、资金、技术与人才需求,推动乡情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江门恩平市充分利用温泉资源与侨乡文化底蕴,成功塑造“中国温泉之乡”品牌形象,并积极引进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协同发展,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