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杰华(化州)
近期,茂名日报报道了我市月饼企业坚持锚定月饼产业“零食化、点心化、品牌化、绿色化”的新发展方向,积极推出适配市场实际需求的新产品,提高了销量,走向了更广阔市场。以前,传统月饼作为节令食品,销售时间集中在中秋节前后,消费场景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发展空间不大。为推动月饼产业发展壮大,我市立足市场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月饼产业发展策略,提出“四化”发展方向,把月饼从传统节令食品向日常零食、点心转变,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取得较好成效。推动月饼往“四化”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了哲学求实的观点,即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最终推动实现月饼产业发展壮大。
零食化与点心化是从市场需求实际出发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市月饼产业的“零食化、点心化”转型,正是对消费市场深刻变革的务实回应。比如,针对“健康需求”,我市月饼企业推出了“低糖金桔”“牛油果流心”等低糖减油产品;针对“地域认同”,依托水果资源优势,开发出荔枝五仁、洗沙桂圆、“贵妃荔枝”月饼等本土风味月饼,将茂名荔枝、龙眼等特色农产品转化为差异化竞争优势;针对“场景延伸”,推出迷你月饼,搭配独立小包装,使月饼从中秋专属食品转变为下午茶、办公室零食等日常消费选项。
品牌化是立足产业基础的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品牌化战略的推进,彰显了我市在产业发展中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我市发展月饼品牌化有着客观优势:一是有原料优势,盛产水稻、水果、榄仁等月饼原料。二是有技艺优势,化州拖罗饼等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有规模优势,全市月饼企业数量占广东省三分之一,容易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尊重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我市多措并举推动月饼产业品牌化。如举办“月映万家网聚茂名”直播活动,邀请全国金话筒主持人任永全等明星助力品牌传播;推出“非遗大师手作”系列,将冼夫人文化、荔枝文化融入包装设计,使产品溢价提升;制定《茂名月饼品质标准》,统一“中国月饼名城”区域品牌形象。
绿色化是行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与践行“两山论”的生动实践。在推动月饼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市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两山论”,扎实推动月饼生产企业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如在生产中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机械化和智能化设备,有效降低了碳排放,做到能耗和排放“双降”;在月饼包装上,采用新的标准,基本上以简约环保为主,外形设计简洁;在月饼馅料方面,推出了营养健康的低糖月饼等,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