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与村民正在村民议事点交谈。记者 宁钰燕 摄
茂名网讯 走进电白区小良镇白沙村,彩虹村道蜿蜒向前,两侧村屋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花团锦簇,屋旁菜园青翠盎然,柴火堆放井然有序。这一幅和美乡村图景,正得益于村里推行的人居环境巡查监督轮值制度。通过村民自发组成巡查小队,每周轮值、相互监督,白沙村实现了从“干部管”到“全村护”的转变,也让乡村治理变得更可持续、更有温度。
今年7月,电白区出台关于自然村人居环境巡查监督轮值制的指导意见,小良镇迅速响应、落实,白沙村更是主动作为,推动村庄环境卫生由“一时美”迈向“时时美”。作为小良镇首批“美丽宜居村”创建点,白沙村不仅先通过市、区级验收,更在2023年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近十年来,该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道路焕新、公园落成、设施完善,村容村貌大幅提升。但长效维护仅靠村干部、清洁人员和村代表,难免力不从心。巡查监督轮值制的推出,恰逢其时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为推动新制度落地,村委会利用晚间村民在家的时间,在村篮球场上召开村民大会,小良镇副镇长黄本生作为白沙村挂片干部,现场讲解政策,统一思想,动员落实。在村里原有的卫生管理制度基础上,新的轮值制度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组推选3-5名热心村民组成巡查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重点督查“门前三包”、杂物堆放、家禽圈养、污水排放、私拉电线等不文明现象。
不仅如此,白沙村还将巡查结果与“红黑榜”挂钩。巡查队员逐户检查、拍照记录,谁家干净整洁、谁家脏乱差,一目了然,全部公开张贴。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奖优罚劣,进一步激发村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担当。
“以前是村干部扯着嗓子带头干,现在大家主动动手一起管。”白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国任说,“制度推行后,村民配合度明显提高,连以往卫生意识较弱的村民也自觉整改,形成了共建共治的好风气。”村民欧晓主动报名加入巡查队,不仅积极参与村务,还精心打理自家小院,被评为“美丽庭院”。他说:“就是希望村里一直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我们已经建设得这么好,更该一起维护好。”
如今的白沙村,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志愿红”活跃在村路巷道,垃圾不乱抛了,河道沟渠更干净了,村民爱护环境意识普遍增强。“环境整治,长效在机制,核心在群众。”王国任表示,接下来白沙村还将优化网格管理和积分评比制度,推动环境管护常态化、长效化。
在小良镇,这样的治理模式正遍地开花。周霞村将村域划分为四大网格,组织4支巡查队,排查登记卫生黑点,清污除杂;马岚村结合原有的“初一、十五”清洁行动,发动每户出人出力,将“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如今的小良镇,村村有机制,处处有人管,村民共治共享蔚然成风,一幅“时时美”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宁钰燕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