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昕
我喜欢诗,也喜欢春天,每当我手捧诗词集,在诗词中“遇到”春天,在诗词里徜徉,字里行间我望见了千年前的春天。
一年中最早的春色是藏在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诗中“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用“青山绿水”的明丽,一扫残冬的阴郁,让春天在“旧年”就提前来到了,展现了一种蓬勃的生机。诗人的笔触从不限于自然,更藏于对时代冷暖的感知,王湾的年代正是盛唐时期,诗人笔下的春天景色,其实也是政治清明的精神风貌,是政治上的春天,所以才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国家与民生都走上了正轨,诗人也就写出了心里的宽慰。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也是早春的景色:“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几场小雨之后,隐伏在泥土里的野草醒了,芽儿开始钻出泥土为大地带来新绿,这绿是非常嫩的,还不能真正覆盖那单调的地面,还只是若有若无的,但这也足以让我们惊讶和欣喜了,因为这春天的气息虽然微弱,但充满生机,为大地带来了希望。
最应时而生的春天是贺知章在《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已经是仲春了,山上山下一片柳绿桃红,春光以万条绿丝绦飞扬起舞,大自然更加生机勃勃,春的景致也愈加生动。
诗圣杜甫笔下的春天,是最为活泼和生动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鲜花压低了花枝,这个春天是何等的美艳动人。这时彩蝶的翩翩起舞、黄莺的自在啼唱,让春天的景色更加活泼起来。有了彩蝶,有了黄莺,杜老先生还是不满足的,他又为春景增添了燕子和鸳鸯,您看他那《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色中,燕子衔泥筑巢,水暖沙温,鸳鸯依偎,恬然静睡,这景色谁不说美如画卷?
春光烂漫,赏心悦事莫过于访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叶绍翁穿着木屐不避苔滑路僻,想看看园中那蓬勃的春色,但轻拍门扉久无人应,在扫兴之余却惊喜地发现一枝红杏探头到墙外,闹腾的春意到底还是关不住,一枝红杏为春出了头!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里说,“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一群年轻人暂别城郭的拘谨,陶醉在西湖盛景里,酣畅淋漓地玩到暮色降临才离去,年轻人的青春萌动,直到夜色笼罩才将那万株杨柳归还给黄莺。
欧阳修的《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仲春极美的时光,极美的景色,你想想呀,在草长莺飞中柳叶早已舒展如眉。在春光中,踏青的女儿家何不在秋千架上一展自己的美丽呢?于是,她的裙裾在秋千上活泼地飘起,激烈地荡秋千自然容易累,那就轻轻地解下外衣吧,而画堂前燕子则在出双入对,难道也在享受春的美丽?
诗词以春日为镜,既照见自然的绚烂,也折射出文人的精神图谱,随手折叠一行诗词,眼里心里皆是春意盎然。诗意的春天,一年又一年,随着文化的传承鲜活了记忆,也温润了心境……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