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雄
合上《老人与海》这本书,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仿佛还置身于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目睹着老人桑地亚哥与命运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搏斗。这部由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不朽之作,宛如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内心深处关于勇气、毅力与尊严的角落。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1953年获普利策文学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激励着无数读者在生活中勇敢地面对挑战。这本书,在写作手法上独具匠心,语言简洁明快到了极致,确实能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比如,叙述老人出海,“他出海了”,简单三个字便开启征程。描写与鱼搏斗,“鱼用力拉,船晃起来”,没有多余渲染,紧张感却扑面而来。描述大海,“海很蓝”,质朴展现其深邃。对话也简洁,“你得加油”“我会的”,干脆表达信念。这种风格摒弃繁杂修饰,用最直白的文字,迅速推动情节,让读者快速沉浸于老人的冒险之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桑地亚哥,一位年迈的古巴老渔夫,在连续八十四天未捕到鱼的困境中,没有丝毫气馁与放弃。他毅然决然地再次出海,这份勇气令人动容。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遭遇“八十四天捕不到鱼”的困境,可能是学业上的屡次失利,可能是事业上的瓶颈期,抑或是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许多人在这时会选择退缩,向命运低头。而桑地亚哥却用行动告诉我们,困境只是暂时的,只要拥有无畏的勇气,敢于迈出那一步,就有可能迎来转机。
当老人终于钓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时,他的命运并没有就此一帆风顺。马林鱼力量巨大,拖着小船在海上漂流了两天两夜。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老人忍受着饥饿、疲劳和伤痛,但他始终紧握着钓线,与马林鱼僵持。他不断地给自己鼓劲,“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书本中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斩断了困境中的迷茫与恐惧,成为了老人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像马林鱼这样强大的困难,可能看似无法战胜。但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有毅力,就能够像书本中的老人一样,在困境中坚守,不被困难打倒。贝多芬双耳失聪后,创作陷入绝境,外界也满是质疑。但他扼住命运的咽喉,最后谱出《命运交响曲》等名作,成音乐史上不朽传奇。
然而,老人的磨难并没有结束。在归途中,他又遭到了鲨鱼的袭击。尽管他竭尽全力与鲨鱼搏斗,但最终还是没能保住那条巨大的马林鱼,只带回了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从物质的角度来看,老人似乎是失败了,但从精神的层面来说,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胜利者。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遭遇失败。有时候,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这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落,甚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我们应该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面对失败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在失败中不放弃,不气馁,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够在未来取得成功。比如托马斯·爱迪生,他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数千次的失败,但他将每一次失败看作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最终成功发明了实用的白炽灯泡。
《老人与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更是一部关于人类精神的赞歌。它让读者明白,生活就像一片广阔的海洋,我们每个人都是那片海洋上的渔夫,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浪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拥有勇气、毅力和尊严,就能够在这片海洋中航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永不言败。
人生恰似波澜壮阔的海洋,挑战如同汹涌的浪潮,虽会带来冲击,却也是铸就辉煌的契机。别在安逸中蹉跎,莫在困境前退缩。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台阶,每一回挫折都是成功的铺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带着从《老人与海》中汲取的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在磨砺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