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打造“平山荔枝”品牌新路径新实践

特约评论员 吴松

高州市平山镇作为高州水库上游的一个山区镇,2020年一举拿下“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荔枝专业镇”,2024年又摘下了“茂名市十大荔枝专业镇”,2025年借势再度把荔枝产业推向新的高度,荔枝总产量超3万吨,产业收入3亿多元。这沉甸甸的成绩背后,究竟有什么独门秘方吗?其实,秘方并不神秘——平山镇委、镇政府只是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用心用情用力打造“平山荔枝”品牌,拓展产业供应链,创新营销模式,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平心而论,“平山荔枝”无论是知名度美誉度还是社会影响力,可能都稍逊于“根子荔枝”,毕竟,“根子荔枝”早已声名远播,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面对诸多劣势,平山为何却能绝处逢生,硬是在夹缝中把“平山荔枝”做大做强做优做特,2025年荔枝总产量达到3万余吨、荔枝产业收入3亿多元呢?笔者认为,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当地镇委、镇政府的务实决策和战略眼光,思路决定出路。平山镇委、镇政府并不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因地制宜,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结合平山荔枝产业的特色和优势,奋起直追,砥砺前行,“杀”出一条独具平山特色的产业富民之路。为打造“平山荔枝”品牌,当地从品种培育、产业链、供应链、市场链入手,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早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策略,主动出击,突破重围,步步为营。众所周知,与“根子荔枝”相比较,“平山荔枝”的最大优势在于生长在高州水库腹地,水库三面环水,富含矿物质,且昼夜温差大,阳光与水分、水分与山岭,相互交织,水乳交融,构成了独特的“冬暖夏凉、雨水调匀”微气候,结出的荔枝较“根子荔枝”早上市5—7天。因而,当地根据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在确保“白糖罂”作为“平山荔枝”主力军的同时,注重“平山荔枝”品牌的塑造和内涵建设,瞄准高端市场,引进和培育“岭丰糯”“井岗红糯”“玉湖红”“翡翠荔”“冰荔”等新贵品种,提高新品种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当“平山荔枝”快上市的时候,抢先定价,到了6月底,根子等其他荔枝产区采摘渐入尾声之时,“平山荔枝”依然火爆,“玉湖红”“翡翠荔”“冰荔”等新贵品种火力全开,轮番上阵,接续支撑市场。这不仅打破了以往单一品种路径依赖,而且构建了“品质优异、品种多样、供应期长”新路径新实践。

推动荔枝产业发展壮大,市场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供应链是否充分充足,创新营销模式是务实之举,这为市场供应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何打好荔枝营销战,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农民“钱袋子”,平山镇党委、镇政府可谓用心良苦,殚精竭虑,做到未雨绸缪,提早谋划,成竹在胸,制定一整套可行的、可操作的营销策略方案。那么,平山镇党委、镇政府的营销秘诀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每年年初就着手全镇荔枝的整体布局,确定荔枝产销基调,敲定营销方案,从荔枝品牌的打造到荔枝的宣传推广,从荔枝生产技术的支持到荔枝的采摘期控制,从荔枝的定制到销售合同的签订,从荔枝营销活动的组织策划推介到冷库扩容提质、物流配送和冷链运输,从人工采摘、竹筏运输到智慧无人机采摘和运输,从单一的荔枝产业带到龙眼、果苗、生姜、北运菜等五大特色产业串联融合发展“黄金带”,平山荔枝营销策略方案都有明确详细的要求和工作指引。如此一来,3万吨荔枝又何愁卖不出去呢?平山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腰杆子挺了,干群关系密切了,民风淳朴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满满。毋庸置疑,平山致力打造荔枝品牌的务实之举和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平山镇委、镇政府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而且展现了党员干部为民务实工作作风,也凸显了“百千万工程”在广袤的平山大地取得了丰硕成果,走出了一条独具平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我们相信,随着中阳信高速公路的即将开通,平山将融入珠三角三小时生活圈经济圈,“平山荔枝”必将又是一个春天,“平山荔枝”品牌也必将越擦越亮,越走越宽广。


编辑:李仁娟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