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网讯 7月29日,记者见到了刚完成2025崇礼168超级越野赛的谢巧周。1米6多的个头,体型偏瘦,黝黑的皮肤透着户外历练的痕迹,偾张的小腿肚和手臂清晰的肌肉线条,暗示其中藏着巨大的力量。历时3天2夜,他狂冲168公里,成为亚洲最大规模越野赛事中少数冲过终点线的人。
而他的跑龄,才一年半时间。
谢巧周参加2025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冲线瞬间。
从校园到山野 一年半的奔跑蜕变
谢巧周今年43岁,是化州平定镇圣古中学的老师,2024年元旦前,他的生活与无数乡镇教师一样,讲台、家庭两点一线,闲暇打打羽毛球、排球。偶然接触到平定悦跑团后,在团长谢湘光带领下,他感受到马拉松的魅力,就此迈开脚步。
2024年3月24日,茂名马拉松赛道上,谢巧周以4小时19分完成全马。这个中上水平的成绩,让他重新认识了双脚的能量。此后,他又连续完成四五场马拉松比赛。如果说马拉松是起点,同年8月贵州毕节的百里杜鹃越野跑挑战赛则开启了谢巧周对山野的征途。100公里险峻山路,他用时21小时52分钟冲线,比限定时间提前4小时。“就是这次完赛给了我极大信心。”
能否走得更远呢?谢巧周想知道。在团长和跑友鼓励下,今年3月他决定挑战难度更高的崇礼168超级越野赛。5月报名中签后,他便全心投入备战。
越野跑与马拉松不同,前者完赛时间长,赛道多在山野、森林、平原等地形,爬升下降频繁,对全身力量、意志都是严酷考验。“强化越野,腿部力量是关键。”在团长指导下,谢巧周制定了严苛计划。去年备战百里越野赛时,他曾连续9个周末驱车15公里深入平定飞鹅岭拉练30公里。今年,他安排了6次进山拉练,并在深蹲等腿部力量训练外,增加了更狠的专项练习。他利用课余时间,到镇上最高26层的居民楼反复攀爬,让双腿适应持续爬升。“辛苦是肯定的,但有目标就有动力。备赛充分,才能减少比赛痛苦和风险。”为模拟崇礼可能的高温,4月20日,他顶着广东的炎热完成了阳春鸡笼顶50公里越野赛。“这次高温作战,为崇礼积累了经验。”如今回想,他仍觉值得。
7月9日凌晨,他先到茂名坐29个小时火车到北京,再转90分钟高铁到崇礼,抵达了这场极限挑战的起点。
2025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参赛纪念品。
征战168公里 三天两夜的极限博弈
赛事资料显示,168公里组别实际距离170.5公里,累计爬升8871米,80%为野路,涵盖城市道路、森林、草甸、峡谷、陡坡等地形,限时48小时完赛。赛后统计,该组别完赛率仅50%左右。
7月11日下午5点,发令枪响。夕阳下,谢巧周随人流出发。不少选手起步就疾冲,但谢巧周有自己的节奏。赛前,他与团长研究了各赛段爬升高度,制定了体力分配与配速策略。“知道自己优势在前半程,要快但不能盲目冲,得守住节奏。”
赛道分16段,设15个打卡点,其中6个(含终点)有关门时间,超时算自动退赛。首日傍晚,他爬坡发力、平路快走,迎着落日和草甸繁花稳步前进,补给站短暂补充能量后继续赶路。夜幕降临,皓月当空,谢巧周戴着头灯穿行在山间,趁夜间体感舒服、体力充足,第一个晚上全程没有休息,一鼓作气向前。
次日,挑战升级,海拔攀升至1800米、2000米,高反迫使不少选手退出。更严峻的是反复无常的天气,午后气温飙升至30℃以上,闷热难耐。“跑起来像在蒸桑拿!”谢巧周形容。突然间暴雨倾盆,赛道秒变泥路,又湿又滑。呕吐、中暑、滑倒……退赛者不断增加。组委会也因这场暴雨,将完赛时限延迟至49小时。“没想过要放弃,只要还能走就不会停。”接下来半小时他冒雨前进,雨水浸透鞋袜,泥泞野路更加重脚力负担。更艰难的是,早前在80公里处的唯一换装点,他已换上了大一码鞋子以适应长距离行走后充血的脚掌,此时只能以湿鞋坚持跑完剩下路程。
雪上加霜,因为湿鞋摩擦使得脚跟长出好几个水泡。“第二晚是最难熬的,起水泡后每一步都是煎熬。”连续一天一夜奔袭,谢巧周体能急剧消耗,疲惫与睡意汹涌而来。“我几乎是边走边闭眼了。”为了安全,第二天晚上他在补给站进行第一次休息,但也仅十分钟,还叮嘱志愿者务必叫醒他。随后,又跑进茫茫夜色中。
第三天,2/3路程已过,翻山越岭中体能接近极限。到正午,烈日再度,他强迫自己第二次休息30分钟保存体力冲刺。然而离终点仅剩9公里处,惊险又出现了。从最后一个打卡点出来是一处水泥平直大陡斜坡,谢巧周不小心闪到了腰,腰神经抽痛,无论拉伸调整都无法缓解,无法伸直腰,跑不起来,只能叉腰缓慢挪动,“1.5公里斜坡竟然用了一个多小时。”谢巧周苦笑着回忆。最终幸亏跑友用药油按摩才逐渐缓过来。
终于,当离终点2公里的路牌映入眼帘时,谢巧周调动残存意志奋力提速。“一下兴奋起来竟然能跑了,向着终点一路狂奔,疲劳感完全消失。”他笑说。冲线瞬间,他激动地腾空跃起,被赛事摄像捕捉了下来。48小时18分22秒!三天两夜的鏖战尘埃落定。“我做到了,一切皆有可能!只要肯做,其实没想象中难。”这是冲线后他的第一个念头。
2025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完赛证书。
谢巧周参加茂名马拉松赛事。
挑战无极限 体育精神的生长与传递
一年半能带来多大改变?从马拉松到168公里越野的跨越,谢巧周的成功其实并非偶然。“一是运气好,身体没出问题;二是积极备赛;三是心态好,坚持至关重要。”他总结道。
热爱跑步前,他就热衷球类运动,学生时代代表学校参赛,至今保持每周打一两场球的习惯。良好的身体素质让他能应对复杂赛道,即使经历如此极限消耗,赛后第二天也未出现肌肉酸痛。
备战的坚持更令人动容,谈及曾独自进山夜训被问“不怕吗”,他说:“怕,但有坚定目标,内心强大便能克服恐惧。”比赛中,他两度面临退赛危机,因身体疲劳和暴雨,两次压线抵达补给点,最难的赛段离关门仅剩20分钟。“全靠‘内心强大、无所畏惧、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这十六字撑着。”他坦言,即使目睹他人陆续退赛,自己信念从未动摇。平定悦跑团的感染与鼓励也是关键力量,特别是团长从首马到168公里的一路相伴。
“赛前没想过能如此顺利完赛。我就喜欢挑战未知,看自己能到什么程度。”年轻时就曾用40多天骑摩托从茂名到西藏再到北京,他深受马拉松传奇基普乔格启发:“不要设限,人类没有极限。坚定信念、勇于挑战,一切皆有可能。”
作为体育老师,他把这份精神带回校园,常在课堂分享奔跑故事。面对为中考体育焦虑的学生,他用自身经历劝说:“我42岁才跑马拉松都能完成这些挑战,你们这么年轻,有什么不可能?有目标就要行动,别给自己设限,梦想是可以触碰到的!”他告诉优等生体育满分可为升学加分;对后进生,他说这段努力的经历会成为读书生涯的高光时刻。“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想起这段经历,就能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在他带动下,不少学生改变心态,甚至跟着他在操场跑步,中考体育考试中发挥出色。
从马拉松到100公里直至168公里,每一步都在拓展生命的韧度。总有人不解问他:耗费如此精力物力,历经艰辛甚至危险去挑战极限,意义何在?谢巧周只说:“人生不过3万天,活在当下,喜欢就有意义,就像有人喜欢跳舞、旅游一样。”他对生活有了更深领悟:“每一次巨大的挑战都是遇见更好的自己,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热爱生活,珍惜当下,心存敬畏,感恩相遇!”
采访结束时,谢巧周说准备和妻儿去商场逛逛。这个刚从崇礼山野归来的乡镇教师,带着挑战极限后的从容,回归最平实的生活。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宁钰燕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