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尧(化州)
暑假开始了,马路上驾驶摩托车的未成年人增加了,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他们是初中生或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大都戴头盔,并遵守交通规则,但也有少部分人不戴头盔,超载载人,车速极快,相互追逐,甚至玩车技,放开双手驾驶,险象环生。
暑假,本应是学生开心快乐的假期,但这样驾驶摩托车很容易发生事故酿成悲剧。怎样才能减少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上路呢?这不仅仅是家庭、个别部门需要关注的问题,而是全社会需要共同重视的问题。
笔者以为,首先要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近年来,我市相关部门或媒体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利用图片、短视频、短信、横幅标语、电子滚动屏、宣传册子或单张等形式,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中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到学校上交通安全知识课,现场现身说法,让交警当学校的安全辅导员,等等。这些举措都是卓有成效的,而且还需要坚持继续做下去。道路交通安全,不但需要年年讲、月月讲,还得天天讲、时时讲,做到警钟长鸣,才能入心入脑,才能减少马路上的悲剧发生。
其次,要从家庭做起。哪个中小学生不是父母与家庭里的宝贝?很多家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要月亮给月亮,要星星摘星星,宝贝要啥就算家长自己不吃不喝也都会想办法尽量满足。见邻家孩子可以玩摩托车,也让自己的孩子玩。见邻家给孩子买了小小的车子驾驶着去上下课,也跟着买了让自己的孩子驾驶。殊不知,这不是帮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在增加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一句话,家长硬下心肠来,从源头上杜绝孩子违规驾驶摩托车,就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再次,要做好家校互通。学校要做到不让学生驾驶摩托车上下课,与社会各方面紧密联系,从多方面杜绝让学生有驾驶摩托车上下课的机会。家庭与学校要时时保持信息互通,对学生不正常的思想行为,第一时间共同关心教育。
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上路是要严肃查处的,而执法部门就算二十四小时全天候上路查处,也是难以全部制止的。因为执法人员不可能遍布每一条路每一个角落,而未成年人就是玩心重,根本对安全没有太多的敬畏。所以,需要家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防患于未然。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