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陈年往事

第一次到香港

刘付德金

我第一次到香港是1992年,离现在已经30多年了,记忆深刻,今天回忆起来还是觉得很有意思。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回到市委统战部工作,港澳台和海外联谊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部领导认为,市委统战部人员不多,各个科室同志都要全面熟悉统战工作各项业务,为此,部领导研究决定,安排市委统战部干部职工分三批到香港考察。1991年已成行了两批,我是第三批,也就是最后一批,时间已到了1992年初。

作为公务出访考察活动,有工作纪律要求,审批也很严格,提出申请后,经外事侨务办、公安部门审批,才能办理到护照。当时香港还没有正式回归,办理出港的证件还是叫护照,1997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后,才是叫通行证。出发前,我们认真进行了出访外事纪律学习教育,要求做到服装整齐,出席正式场合活动,要穿西装、打领带。因为是第一次出港,大家高度重视,非常仔细做准备,私下还交流出港时应该提什么行李包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等,有人提议说最好是小型的行李箱,我们本地叫“皮夹”的,象公文包一样,既便捷又大方。但觉得要特地去买一个,要花钱又不实用,所以有的同志出去时,就会专门向同事借用。到我们这一批出行时,我也曾问过前两批的同志提的是什么行李箱,还想向一个同事借,后来她说,她那个皮夹借给第一批出访的同志用,被这个同事磨烂了,她是第二批的,都不用皮夹了,皮夹小,虽提携方便,却也装不了多少东西,叫我用普通的行李包即可。

4月下旬,我们这一批共6人出发。同行中,有一个是单位司机,我们便直接开车到深圳,在酒店住宿一晚,翌日早上从罗湖口岸过关。记得我从罗湖口岸过关时,还专门在联检大楼找访过我一个表弟。我这个表弟在联检大楼过道上经营一家商店,专门卖陶瓷器具等,之前他曾写信告诉过我,我想就不如趁这个机会去探望一下他。当我向工作人员打听到那间门店,急匆匆赶到那里时,碰巧他却出外办事去了,没有见着,成了憾事。罗湖口岸人头涌涌,那时深港两地人员过关都是经罗湖口岸,印象中,皇岗口岸开通才不长时间,还比较少人过往。罗湖口岸排着长队,过关要填好几个表,深圳、香港两地关都要填,手续繁琐。

过了关,就从罗湖口岸站搭乘香港地铁东铁线,直往旺角。东铁线前面一段是建在地面上的,我是第一次乘地铁,看着一个个站名在窗外飞驰而过,我很不解,问道:地铁不是在地下的吗?同行中带队的一位部领导之前是来过香港的,他答道,主城区里的线路是在地下,这里有一段在地上,主要是为节约建设成本,我才恍然大悟。坐上地铁,感觉快而平稳,车厢干净整洁,在车门旁,摆放有一大叠《大公报》、《文汇报》、《明报》等报纸,乘客上车来,随手可取一份翻阅,下车了就留在座位上。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香港地铁真是服务到家啊,很人性化。观察乘车的香港人,大多是穿体恤衫、休闲衫、牛仔裤的便装,反倒是从大陆进去的游客是西装革履多,我的第二个感叹就是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就是快,报纸看完,随意就丢在座位,迈着平底波鞋的双脚,步伐匆匆上落,走路生风。

在旺角站下车,我们步行一段路,就到了弥敦道760号东海大厦茂名旅港同乡会处,同乡会会址是一处两室一厅,约70平方米的房子,是市政府支持购买的会所,有厨房、卫生间,几张床,平时招待来访的公务人员。那些年,单位经费少,港澳酒店昂贵,住不起,出差港澳人员为节约经费,大多都是入住同乡会所。茂名旅港同乡会在8楼8F27室,茂南旅港同乡会在13楼13F23室,同茂名旅港同乡会会所面积差不多,市同乡会所当时已有单位人员入住,我们住的是茂南旅港同乡会所。

联络乡亲、敦睦乡谊是我们工作的任务,我们拜访、约见的乡亲主要是香港茂名政协委员、同乡会主要负责人等,他们大多有自己的生意,在全球各地穿梭,平时很忙,很多时约见要通过同乡会秘书。茂名同乡会当时的秘书是周均培先生,周均培先生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对家乡来的工作人员都周到安排。通过他和相关人员联络,我们同香港茂名政协委员、同乡会主要负责人,如冯柏乔、黄瑞珍、梁景多等,进行饮早茶、或晚饭形式聚聊,在轻松愉快的交谈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

工作之余,也走马观花般感受了这个东方之珠的大都会,同乡会安排了我们一日游活动,主要游览海洋公园、浅水湾、跑马场等地,由旅行社负责。一大早出发,下午5点多钟才回来。跑了一整天有点累,加上平时习惯午睡,生物钟作用,回途中我居然在车上睡着了,我坐在最后一排座位,一车人都下车走了,我还不知道,是导游发现叫醒了我。我赶紧走下来,同行都走了好远,已经走到街角转弯处,看不见了,我才急追跟上。游览中,印象最深的是观赏海洋公园中的海豚表演,训导人员和海豚亲密互动,引导着海豚时而在水中游戏追逐,时而跃出水面在空中翻滚、跳动,水花四溅,引得观众阵阵惊呼,掌声一片。

感受香港的另一个方式就是游车河,当夜幕降临,霓虹灯亮起,开车穿行大街小巷,尽情饱赏现代化城市的喧嚣繁华,香港人称之为游车河。晚饭过后,同乡会的一位成员自告奋勇,主动提出开车带我们游车河,穿梭在仿似繁星点点的大街,五颜六色交相辉映,城市之夜绚丽多彩,目不暇接。游完车河,他又请我们一行饮啤酒宵夜,一间大酒吧,中间是一个大舞台,不时有歌手上台驻唱,伴着活力四射的劲舞,我们在楼上的一个包厢远观,也未见得有多奢华,一如我们内地正开始风靡起来的各种酒吧、卡拉OK夜总会。

在香港出行,多数搭乘地铁,让我深深感叹香港这座现代化城市魅力的就是地铁的便利和管理的现代化。对着先进的自动售票机,从小孔里丢进钱币,就能自动出票,进出闸门更是不用人工看管,简直看得我目瞪口呆,真是觉得大不可思议了。当时我心里还想着,象我们的省城广州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地铁,但后来也只是仅过了几年,广州就开通了第一条地铁线路。今天,当我们在广州乘着地铁穿梭各站时,早已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甚至可以肯定地说,它的繁华和现代化管理程度早已超越了香港。

在香港期间,还发生过一件趣事。一天休息时,我与同行的单位司机出街购物,我俩正走在街上,遇到两个警察迎面走来,一个警察突然停下来,叫住这位同行,询问他从那里来,来香港干什么,让他拿出护照来看,看完护照还给他,也没多说什么就走开了。事后,他自我解嘲道:看来警察都知道我是司机,要检查我,知道你是干部,不去查你。我则调侃般安慰道:是你有型,很酷,靓仔,他才查你。我们回到住地,把这奇遇之事当作笑谈说给大家听时,同乡会的工作人员向我们解释:因为有从内地偷渡过来的水客发生抢劫,所以警察在大街巡逻时,有时看到一些形迹可疑人员会进行盘查。这位同事头发理了卷发,装束打扮异于香港本地一般市民,引起警察注意,故被盘问。这件小插曲很深刻,至今仍记忆犹新。

从香港回来后,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介绍到访香港的感受,当时分两期在《茂名政协报》发表,后收入2004年出版的我个人的第一本文学拙集《苍茫瞬间》一书中。

在以后的岁月中,因为工作关系,我又曾多次到过香港,却是再也找不到初访的那种深刻强烈的感觉了。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