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荷花绽放振兴路 莲子托起致富梦

吴征远(高州)

据茂名日报报道,茂南区镇盛镇樟岭村有一片因青壮年外出、低洼易涝而长期荒芜的千亩耕地,在村党支部邀专家调研后,改种莲藕莲子,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成功盘活撂荒地。如今莲子、莲藕丰收,还发展起农旅产业,实现了“土地增值、集体增收、农民增岗”。昔日的“废地”在莲花摇曳中蜕变为乡村振兴的“丰景”。

盛夏时节,这个网红农旅打卡地风光迷人,130亩碧波荡漾的莲塘,粉白莲花竞相绽放,编织成一幅动人画卷。高峰时期,这里的游客量突破2000人,市民漫步栈道、泛舟采莲、品味莲子糖水,在荷香中尽享田园诗意。据统计,樟岭村莲子亩产500斤,带壳销售20元/斤;莲藕亩产4000斤,零售价超6元/斤。基地每日为5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家门口的创收。樟岭村“美了荷塘,富了口袋”的莲花产业,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次精彩逆袭。它巧妙地化劣势为优势,将原本制约发展的低洼地,变成了充满生机与财富的荷塘。这种因地制宜、敢于创新的发展模式,不仅让荒地重焕生机,更让村民看到了希望,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市各地不乏利用荷塘激活经济的成功例子。高州南塘彭村整合自然资源与人文底蕴,以百亩荷塘为依托,举办象棋赛事、木偶戏表演、旗袍走秀等“文旅+”“体育+”活动。活动现场还设置农产品展销区,拉动餐饮和农产品销售,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宝光街道广潭村则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将200余亩撂荒地流转至荷海种养专业合作社。该村以“村党总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荷花种植、加工,推出莲子茶、荷花精油等深加工产品,还推行“夏植荷花、秋种晚稻”轮作模式,依托荷莲发展生态旅游,举办荷花音乐节,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荷花镇界牌村植荷已逾百年,近年扩大种植并增设灯光、烟雾系统。夜色中的荷花如蒙面纱,随风浮动,引人追寻。而整个荷花镇,种植荷花超一千亩,在驻镇帮扶队支持下,建起冷库和加工车间,莲子生产迈向标准化,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保底收购,统一真空包装提升附加值。

我市还有很多低洼荒地,适合莲藕莲子生长,且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莲花产业发展。在未来发展方向中,可行之道是依托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发展产业精深加工,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农旅融合方面,可借鉴樟岭村计划,打造更多特色景点,完善停车场、餐饮等配套设施。还可结合当地文化,举办更多如学生研学、诗词朗诵、民俗表演、非遗展示等活动,提升文化内涵。在产业链延伸上,可加大对莲藕、莲子深加工的投入,开发更多如藕粉、莲子糕等特色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提高附加值。同时,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我市的莲花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绘就我市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