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我为橘乡赋新词

□许冠华

一波倒春寒刚刚退去,暖洋洋的春阳便普惠这花开的大地。位于化州北端的平定古镇的山坡上,化橘红花正在争先恐后地向阳开放,雪白的蓓蕾绽开了小口,露出嫩黄的花蕊,散发出沁人肺腑的醇香。

这里是连片的化橘红园。春风到处,总卷起一阵阵橘花的浓香,让人提神醒脑。连厚厚的衣衫都被浸润在化橘花的香气里了。蜜蜂也围着我们身上嗡嗡地飞舞。时不时还落在人们的头发、衣服上去采集散落于上面的花粉,表达出一种友好的亲和。难怪,进入化橘红园后,我们的身上早就散满落下的雪白的橘红花的花瓣了,周身都沐透了橘红花粉的馨香。

今次,我们结队寻芳,专程去见识化橘红生产基地,满怀雅兴地去欣赏化橘红花盛开的美景和初闻蜂飞蝶舞伴随的花香。完全源于今年正在召开的北京两会的分组讨论的会场上,来自化州的年轻的人大代表在会上,把从化州带去的开花的化橘红树苗对到会代表所作的化橘红药食同源功用的详细讲解。讲解者滔滔道来,倾听者全神贯注。这个年轻的人大代表廖志略同志的自信介绍,给到会代表传递了家乡化橘红的信息,也催我们去探索分享他家乡化橘红的产业情况。促使我们驱车百多公里,来到平定镇的万亩化橘红生产基地,去领略了化橘红园别样的春花争相竞放的壮观情景。

化橘红花洁白厚重。黄色花蕊的柱头上,便可见到雌花初露的幼果的起点。起点周围是一圈雄花,花粉从它的顶端散发出来,老远都可以闻到沁人的奇香。花间蜂飞蝶舞,香气随风飘远,总给人神清气爽的感受。

此时,倒让我想起了唐诗中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如今日化橘红园之所见,我们眼前就是如此地入诗入画。

在化州,发展化橘红产业得天独厚。化橘红之所以称为化橘红,就是因为化州当地水土中的礞石造就了橘红优异的药性,成为镇咳、养颜、疏通理气的灵丹妙药。再加上当地悠久的娴熟的民间制作工艺,让化橘红成为了居家必备的良药,还成为名震全国的一种药食同源的保健品。

前年,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总编就托我寻购产地正宗的化橘红,寄往河南老家和甘肃兰州婆家作常备用药。于是,我托化州的老友,采购了优质的化橘红快递给她。她高兴极了。

平定是一个中心大镇,地处云开大山的余脉,与广西陆川交界,是出入两广的省际边陲重镇。这里山原众多,土地含礞石深厚,所以,农业开发者瞄准了这块生财之地,选作发展化橘红的生产基地。目前,已发展到4.9万多亩,年产化橘红2万多吨,制作成成品10余种,年产值超25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它已成为一镇一品的典型特产示范镇。目前,正在以化橘红为主导产业,以规模化种植基地为龙头,牵动集约经营,综合发展,逐渐建成功能齐全的产业集群,正向着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迈出了矫健的步伐。

我们是游客,也是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事业发展的探索者。1984年秋季,我曾与茂名市教育调查组到平定中学和平定中心小学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龄儿童入学动态和中小学资源配置等情况。知道当时能升读初中的学生比例仍然偏低,多半是由于农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未能入读初中。现在40年过去,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墟镇成了小城市,农村也成了美丽乡村。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偏远的平定镇,终于在发展特色产业中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其中,广种化橘红,使家庭加工制作化橘红的产业链不断扩大,就功不可没。

我们穿行在橘红园的花丛中;我们漫步在平定宽广的大街上;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舒畅。因为我看到了昔日穷乡僻壤的边远圩镇蜕变成了热闹的小城市,城外广袤的荒山蜕变成了种满摇钱树的化橘红园。我与当地的民众一样,闻香而遂愿,乐在其中了。

我未能承前古句,但此情此景,着实让我情怀激荡。于是,诗兴大发而口占一首以记之:“又是一年春意满,正是橘红花开时。莫道此处无诗韵,我为橘乡赋新词。”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