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茂南

茂南“552”工作法赋能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

水稻长势喜人。


茂名网讯 当前正值早造水稻收获期,在茂南区公馆镇蒲炉塘村,连片的水稻穗粒饱满,随风轻摆,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生产托管后,我再不用天天忙农活了。”村民梁叔骑着电动车路过,笑着说道。

据了解,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针对农村耕地碎片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茂南区运用“552”工作法,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帮助农户节本增收,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五个统一”筑牢农业生产根基

茂南区通过实施“五个统一”,为农业生产托管搭建起规范化、标准化的框架,从源头上保障农业生产的高效有序进行。

在统一种植方面,生产托管服务主体提供适应当地高产、抗逆的优质水稻品种。茂南区众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整村引种“19香”水稻品种2500亩,密植水稻亩均增产40至60公斤,效益提升约120元/亩;茂南区鳌头镇稻稻村专业合作社推动连片种植加工型“珍桂矮”大米2000亩,并保底回收,激发村民种植积极性。在统一肥水管理方面,服务主体根据地力、品种、产量目标等优化肥水方案,集中采购农资,成本降低10%左右,还提供“服务主体垫资+农户分期”模式,减轻农户资金压力。

在统一病虫防控方面,采用绿色农药与无人机飞防的方式,整村或连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提升防控效果。还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在水稻关键生长期,服务主体邀请农技特派员实地指导,依托示范片开展“传帮带教”。上半年,茂南区累计举办惠农培训40余场,培训农民2500余人次。统一机械作业则凭借茂南现有的3288台主要农业机械,具备了水稻育种、机插、飞防、机收、烘干等全链条机械作业能力,茂南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统筹服务主体农机作业情况,统一调配农机作业。

“五个创新”激活农业发展动能

茂南区以“五个创新”为抓手,不断突破农业生产托管中的瓶颈,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专项信贷产品,破解融资难题,多家合作社通过“乡村振兴贷”购进大型收割机、插秧机等,建设育秧大棚,大幅提升了生产服务能力。二是创新全程托管综合服务。创新推出全程托管服务订单,按照综合服务费用650元/亩的价格,水稻保底产量在每亩850斤以上,保障农民的种粮收益。三是创新规模化经营模式。通过整村推进,连片生产带动土地资源重新整合,将小田合并大田、将分散的田块重新整合成标准化农田。四是创新推广集成技术应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统配统施、统防统治”集成应用,今年重点开展了水稻密植栽培技术试验。五是创新构建服务管控机制。为保障服务质量与生产安全,茂南区系统推进监管体系建设,制定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专项管理制度;为托管服务农机加装GPS模块,实现作业轨迹实时动态监控;常态化组织农机操作人员参加省、市级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并积极响应专项培训需求。

“两个聚焦”彰显农业民生温度

茂南区农业生产托管始终围绕“两个聚焦”,将提升粮食产量与服务小农户紧密结合,让农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民。

在聚焦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方面,茂南区2024年农业生产托管面积7万亩,通过集约化生产、标准化作业,提升水稻单产。在聚焦服务小农户方面,2024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小农户1.8万户,服务小农户比例达61.36%,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提供了有效衔接,让小农户安心外出工作,或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打工,还可以照顾家庭。

2025年,茂南区遴选农业生产服务主体8家,已实施早造托管服务面积2.9万亩。接下来,茂南将继续以小农户为基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通过村社合作、整村推进的模式,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托管服务、技术推广、订单收购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琴 通讯员邹玉芳 张庆芳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