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立足乡土本色,增强文旅产业独特竞争力

陀宇(高州)

据茂名日报报道,近日,广东省乡村旅游消费热点榜单发布,我市的茂名籺村、云上南清森林文化旅游景区入选榜单。前者以粤西传统美食“籺”为特色,打造沉浸式饮食文化空间;后者将废弃矿坑改造为生态景区,实现“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这是我市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我市探索乡村振兴路径的成果体现。这里面的一个重要经验是,乡村的发展必须立足乡土本色,深挖本地资源,才能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乡土本色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所在。“茂名籺村”从设想到建造,再到运营,整个过程都准确把握了“籺”这一极具我市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符号。茂名籺村没有简单模仿和复制商业美食街的模式,它以“籺”为切入点,将我市分散的民间美食整合成系统化的文化体验空间,在现代化商业运营中保留了我市非常地道的文化韵味,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味蕾,更构建了一个承载我市饮食记忆的文化场景。茂名籺村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既保留了乡村特色的本来面目,又让乡土特色在现代消费环境中焕发了新生,这也是它受欢迎、被认可的重要原因。

本地资源是乡村差异化发展的关键。南清村的蜕变历程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也是能够给其他乡村发展带来启发的“他乡之石”。面对废弃矿坑这一“生态伤疤”,当地没有选择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修复,最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森林文旅景区,使曾经的“生态伤疤”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样本。它的独特之处在于,紧紧依托本地自然条件,打造“洗肺圣地”,并串联起周边景观,形成了差异化吸引力。南清村的发展路径告诉我们,乡村最宝贵的资源往往就蕴藏在本土环境之中,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和转化,而这也正是乡村的竞争力。

综合这两个上榜的地方的特点,不难看出,这两个地方不再是单纯的乡村“农家食物产地”“观光地”,而是一个具备产业活力和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它们向游客提供的不仅是一种吃喝玩乐的空间,更是向游客呈现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有“魂”的,它通过本土特色美食与游客产生了情感链接,得到了认同;这种生活方式是有“灵”的,它通过本土自然资源与现代艺术等融入,成为触发游客灵感和感悟的创意地。同时,这两个地方已初步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特征,有非遗文化、电商平台、科技、资本等多维度的加持,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进入了更广阔的市场,文化品位和经济活力得到持续提升。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要求,要着力树立标杆、彰显特色、做活体育+,特色化打造文旅体产业。要特色化打造文旅产业,就要立足乡村本土实际,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只有尊重乡土本色,善用本地资源,才能避免“千村一面”的困境,才能够真正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竞争力。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