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鹏(市区)
茂名日报全媒体日前报道,茂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度重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会同茂名金融监管分局加强政银企沟通交流,常态化推动“白名单”制度,在法治化市场化框架内,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共推荐15个申报房地产项目进入“白名单”项目融资,累计获得银行授信项目13个,获得银行授信额度近17亿元,累计获得银行融资项目11个,其中获得银行融资额度超12亿元。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茂名落地生效,体现了国家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政策取向,是以房地产项目为对象解决融资问题的有力措施,是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也是完善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重大创新,不仅提振了房地产企业的信心,改善了房地产业发展预期,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和复苏注入生机活力,而且对推动好房子建设、满足对高品质住房需求和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具有重大意义。
民以居为安。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国家以及地方政府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化解风险、稳定市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对此极为重视,统筹组织住建、金融监管等部门开展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房地产融资问题的调研,筛选拟定房地产开发项目“白名单”。市住建局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指导服务力度,指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真实、准确向融资协调机制报送项目关键信息,主动对接商业银行,明确主办银行,推动符合“白名单”条件的项目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提高“白名单”的项目比例和落地率。一子落而满盘活,房地产是资金密集行业,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及时精准支持,有利于降低房地产融资成本化解风险,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管理转型升级,有利于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实现双方互利共赢良性循环,应当总结经验优化完善,让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发挥更加有力的效能。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支持对推动我市房地产市场企稳复苏和经济大局稳定发展,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作用。房地产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在茂名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市产值超千亿元的三大产业(石化、农业、房地产建筑业)之一。推动茂名房地产业稳定健康与高质量发展,对做大茂名经济总量、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加快城市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近年来房地产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支持的政策导向指引下,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15项措施,包括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提高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实施购房税费优惠等支持政策,使茂名房地产市场保持了基本盘的稳定,在今年春节假期还呈现“小阳春”景况。由此可见,金融支持体现了银行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传递了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暖意,对房地产市场复苏发挥了“稳定器”作用。我们要把金融支持转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支持政策的动能,坚定扎根茂名深耕茂名的信心,改善房地产市场预期,激发房地产消费活力,使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建设好房子,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是茂名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既精准回应了当前的民生期待,又为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和金融支持好房子建设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市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40平方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开始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在购房结构上改善型占主流,建设好房子是大势所趋市场所需。从今年5月1日起,国家标准《住房项目规范》正式实施,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推进好房子建设,离不开政府推动、政策引导,也离不开精准有力的金融支持。好房子建设由于提高了建设规格和标准,尤其是实施“新城规”后建造标准提高了,业主购置新房的得房率达到100%到110%,分享了好房子建设红利,开发企业的投入也相应增加。同时,好房子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同步美化小区环境和完善公共设施,以产品升维重塑行业生态,以品质创新激活市场需求,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构建高品质生活空间。这就需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大对好房子建设的投入。因此,期望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好房子建设,对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项目及时给予有力的金融支持,助力房地产行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深耕的战略转型,也让更多市民实现安居优居梦想。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