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百千万工程·茂名观察

化橘红花香文旅路 乡村振兴绘新篇

陀宇(高州)

据茂名日报报道,近日,化州市凭借独特的生态资源与文旅活动,成为游客踏青赏春的热门目的地。从万亩化橘红花海到田园诗画的乡村游线路,以“花”为媒,以“节”促游,激活“赏花经济”,推动乡村振兴迈向高质量发展。

化州市以万亩化橘红花海为基,通过“赏花经济”激活文旅融合产业链,以一朵花的绽放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通过“赏花+”的模式吸引了逾10万名游客打卡,带动了化橘红相关产品年产值突破50亿元。化州的成功实践,在于构建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文化活态化”的乡村振兴闭环发展体系。

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胜势。化州突破“赏花”这种单一的初级模式,在传统中药材的种植基地构建起“花田+栈道+民宿+餐饮”的立体场景,同时,将分散的橘红花、黄风铃、油菜花编织成色彩交响曲,通过植入骑行绿道将静态花海转化为动态体验,开发花田民宿与预制菜宴席延长使游客停留时间,实现从以前单一的药材销售收入,扩展为餐饮、住宿等复合型收益。这种将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思维,为同类乡村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化路径。

以文化活态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化州结合当下游客沉浸体验的需求,将非遗“跳花棚”在花海中巡演,把土楼素食宴摆上农家餐桌,组织采摘、产品展销和摄影比赛,让游客在花海中回忆农耕时光,在互动中体验地方民俗文化,让游客在花海及其周边体验到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生活场景。这些回忆和体验以“文化”为核,再次证明了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民俗体验是连结游客和乡村的情感纽带。唯有让文化真正“活起来”,才能让乡村留得住乡愁,留得住游客。

用创新思维重构产业格局。化州以产业链思维打破“花开有期”的自然局限,通过1542家企业打造从种植、加工到文创的产业纵向延伸,通过果树认养、星空露营、开展直播等打造全季旅游矩阵的产业横向拓展,实现多维度构建产业格局,这不仅摆脱了花期依赖,更为乡村经济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造血系统。这也启发我们,乡村振兴既要立足资源禀赋,更要突破思维定式,用创新思维打开发展新天地。

自然馈赠的每一朵花,都蕴藏着打开共富之门的密钥。当前,我市正在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需要进一步激活内生动力、促进城乡资源整合、创造持续价值。化州的实践生动证明,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资源变现,而是要善于发掘和用创新思维激活要素资源,唯有如此,才能让朵朵鲜花绽放乡村振兴的绚丽春天。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