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坡镇圩镇客厅。
森海沉香合作社的工人们在加工沉香制品。
钱排镇以三华李产业为核心,大力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游客纷至沓来。
市民在电白沙垌沉香街打卡。
高州市石鼓镇充分发挥渔网产业的文化积淀和产业基础优势,打造渔网小镇,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信宜市钱排镇以三华李产业为核心,大力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游客纷至沓来;化州市平定镇,以美丽圩镇建设为抓手,构建“一心一带两轴七片区”圩镇新发展格局;电白区沙琅镇着重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大镇……
近日,茂名晚报记者了解到,我市建立健全“市级指导、县级主体、镇级主责”的工作机制,围绕“内外兼修、全面发力”的要求,以加快美丽圩镇建设和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为目标,落实美丽圩镇“七个一”基础标准,建立健全政府积极有为、各方踊跃参与的美丽圩镇建设运营动力机制,打造一批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美丽圩镇。
多元主体齐发力 激活镇域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信宜用好基层统战工作室(站)和信宜侨商会平台,引导侨胞回信投资兴办企业。侨企广东福尔电子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制造业当家”,在投资15亿元的基础上,新增投资1.4亿元扩建总厂,并在信宜8个镇18个村开设“乡村微工厂”,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信宜侨商会秘书长企业广东天池茶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了1200多户农户参与林下经济。
我市通过多村抱团、镇村联合等方式,目前组建了178个强镇富村公司。这些公司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通过产业带动、乡村经营和订单生产等模式,不仅提升了村集体资源利用效率,还帮助村民就近就业,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市积极引导建筑业企业与乡镇进行结对帮扶,助力美丽圩镇建设。目前,我市86个建制镇实现与建筑企业结对全覆盖,与237家建筑企业形成结对帮扶,已明确结对帮扶项目307个。此外,还推动重点建筑业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县镇村建设,推进中国建筑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以及下属子公司与我市50个乡镇形成助力关系,全面助力美丽圩镇建设。
挖掘特色资源 释放乡村发展新活力
高州市、信宜市目前完成农用地整理4800多公顷,完成建设用地整理620多公顷,完成生态修复工程约2223公顷。羊角镇国家级试点、曹江镇和杨梅镇省级试点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7.51亿元,完成农用地整理约83公顷,新增耕地约38公顷,完成建设用地整理8.67公顷,完成生态修复面积约53公顷。我市统筹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同步提升乡村风貌,努力实现“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目标,一体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我市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坚持以全域旅游为引领,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人文历史,以文塑旅、创新发展。茂南油城墟等6个示范墟和6个示范群,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韵味,带动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信宜三华李主题度假区、马安万亩竹海等乡村旅游景区游人如织,“云茂遇见李主题停车区”更是凭借其特色,荣获广东省“交旅融合发展”十佳案例。电白疍家墟、高州仙人洞等地的特色民宿集群,每逢节假日便一房难求。“大唐荔乡”赏花叹蜜品荔之旅等精品线路,连续3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还有那一场场精彩的“墟BA”、广场舞比赛、龙舟邀请赛等,超高的人气带旺了乡村的发展。
公馆镇、袂花镇、水口镇、大井镇,巧妙地将乡镇文化站打造成圩镇客厅,长坡镇、丽岗镇则在旧税所办公楼建设了圩镇客厅。这些闲置资产成功“活起来”,不仅合理配置了圩镇公共空间,还为居民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我市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空间,将老“七站八所”等闲置建筑变废为宝,优先用于建设美丽圩镇“七个一”。此外,高州市作为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区域,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农房、公共建筑光伏约7.14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全省排名前列。
创新发展模式 推动圩镇可持续发展
美丽圩镇建设,资金是关键支撑。我市强化财政支持政策,并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为美丽圩镇建设项目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成立了全国首家“化橘红”支行、“沉香”支行等特色支行,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同时,推出“农村妇女创业贷”“乡村振兴贷”“荔枝贷”等一系列“特色贷”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满足不同主体的融资需求。
沙琅镇、石鼓镇、钱排镇、平定镇已被纳入省公布的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名单。这4个中心镇结合自身产业特色,积极布局新兴产业,放大“一镇一品”优势,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点。
信宜市在运营管理方面积极创新,通过邀请专家教授支招、召集村民代表齐议、组织乡贤座谈共商等形式,编制出台一系列方案,推进“城、镇、景、村、产”融合发展。由政府与钧明集团合作开发,打造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乡村振兴风貌带,已撬动社会投资2.6亿元,建设李花谷、双合河畔文创街等多个特色项目。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市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等。同时,积极支持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优化人才入驻配套服务,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美丽圩镇建设。
文/茂名晚报记者 陈琴 通讯员 茂健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岑稳
编辑:李仁娟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