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冬来白菜滋味长

■张玉婵

过年前回乡下,从村边河堤经过。天色正阴沉,空中飘着冰冷的雨丝。我无意间一抬头,忽见一个菜园里种着好几畦大白菜。一棵棵青青白白的大白菜,沾着晶莹的雨珠,迎着料峭的寒风,在菜地上蓬蓬勃勃地生长着。我的心中不禁泛起了一股清甜的滋味,这样的白菜,真的让人思忆悠长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相对匮乏,粤西冬季蔬菜的品种不多,大白菜最受人们青睐。每到农历十月,母亲便启动栽种大白菜的工程:翻地,施肥,起垄,撒种。种子落地两三天后,菜苗便密密麻麻地冒出头来。每天傍晚放学回家,不用母亲吩咐,我和哥哥便抢着去给大白菜浇水。过了十多天,它就变得鲜嫩水灵,绿意盈盈。母亲把瘦小的菜苗拔掉,留下长得粗壮的。有了充足的生长空间和肥料,菜苗很快就长成了菜团。在我们的呵护下,大白菜日益丰腴肥美。为了让菜团握得紧实,母亲在每一棵大白菜的腰间绑上了稻草绳。远远看去,那些胖嘟嘟的大白菜,仿若系着裙带的唐朝仕女。大概过了两个多月,大白菜便可以收割了。割下来的大白菜,扒掉其绿色的外衣,便露出了像韭黄一样娇嫩的肌肤,让人垂涎欲滴。哥哥抱起一棵就往家跑,我和弟弟乐呵呵地跟在后面,准备回家炒菜去。

经过霜打的大白菜,脆美无渣,不管是素炒、荤搭,还是煮汤,味道始终甘甜鲜美,让人回味无穷。素炒的大白菜,味道相对清淡一些,可在少油缺肉的年代,能有一碟软滑的大白菜下饭,再拌点清甜的菜汁,我们也吃得美美的。最好吃的还是腩肉炒大白菜。临近年末,切点祭祀完的腩肉,放在锅中爆炒,待其微焦,猪油在锅中滋滋作响,再倒进大白菜,不断翻炒,很快,空气中便弥漫着浓郁的香气。等到母亲把菜端上桌,莹白浅黄的大白菜吸收了大量的油脂,变得油光滑亮,甜脆香浓,配上焦香的腩肉,让人食指大动。我们不禁风卷残云,直到吃得肚皮圆滚放下筷子后,父母才肯夹些剩菜来吃。如果家里买了猪骨,在猪骨汤熬得差不多了,再放进小半棵大白菜去煮,那汤便无比鲜甜滋润。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猪骨白菜汤,从身到心都是热乎乎的,只觉得日子实在是再美不过了。

艰难岁月里,娇嫩肥美的大白菜,也是最拿得出手的送礼佳品。春节前后,不管是家里来了客人,还是父母去探望亲戚,总不忘送人一棵自己种的大白菜,并且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吃过大白菜,保证新年发大财。”这样的礼物,又实在,又好意头。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有着结实饱满的情意,收到的人,个个都喜笑颜开,不停地说“谢谢”。父母的脸上,也露出了快乐而自豪的笑容。

大白菜虽然在南方很常见,但其实它产自我国北方,在历史上一直享有盛名。在古代,它叫“菘”,意思是像青松一样长在寒冬里的蔬菜,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它的赞誉。南朝的周颙,太子问他什么菜最好吃,他说是“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可见,早在南朝,秋末冬初的大白菜就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可以和初春的韭菜相媲美。苏轼被贬到惠州后,在《雨后行菜圃》里写道:“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谁能视火候,小灶当自养。”看到自己种的大白菜长出了鼓鼓的菜团,就像小羔羊和小猪那厚嫩的足掌,他便欣喜地想着:若能煮一锅大白菜,那羹汤的滋味当不输于熊掌啊。而齐白石对大白菜更是赞不绝口,夸它为“菜中之王”。

著名作家汪曾祺说:“蔬菜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昔日备受宠爱的大白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南方冬季蔬菜品种的日益丰富,渐渐失去了“当家菜”的地位。可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大白菜的味道始终没变,就像艰难岁月里的真情,始终散发着芳香。大白菜的滋味有多长,那些芬芳就有多长。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