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冬种的黄金期,走进化州市中垌镇山口垌村绍聪种植基地,一片生机勃勃的冬种景象映入眼帘。基地负责人张春战看着长势喜人的红线椒,满脸笑容地说道:“目前红线椒价格持续向好,地头收购价能到6元一斤,预计春节期间价格还将翻一番。我们基地辣椒亩产能有四五千斤,效益相当可观。”
该基地作为化州市北运菜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面积达400亩,其中辣椒种植面积90亩,玉米种植面积达300多亩,各类作物生长态势良好,丰收在望。
近年来,化州市在冬种工作上持续发力,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本地冬季光热资源充沛的天然优势,积极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全力推进冬闲田开发利用,精心谋划、精细落实,因势利导着重发展玉米、番薯和辣椒等作物,最大程度挖掘冬种潜力。
下好有效调度“先手棋”。化州市坚持早谋划、早部署、快行动,制定了各镇街冬种粮食、经济作物、蔬菜种植详细计划,先后召开粮食安全专题会、“三农”重点工作调度会等会议对秋冬种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和调度,确保秋冬种工作高效推进。据统计,目前全市完成秋冬种植面积30.26万亩,已完成冬种计划的98%。其中,完成秋冬种粮食播种8.82万亩,经济作物播种21.44万亩,包括种植秋冬蔬菜18.93万亩,秋冬玉米2.51万亩,红薯5.9万亩。
打好因地制宜“主动仗”。在秋冬种植生产关键期,化州市紧紧围绕“稳面积、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主线,聚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秋冬种农业开发高产高效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合理布建蔬菜、玉米、甘薯等冬种生产基地230多个(如图),打造高产示范片5000亩,以点带面促进秋冬种植生产工作提质增效。
各镇(街道)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特点和秋冬季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强化示范引领,其中,鉴江街道通过“冬闲田+N”模式推进秋冬种植生产,合理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提升秋冬种植质量;南盛街道通过“稻+果”的种植模式,利用秋收后的闲田资源,大力发展秋冬种植水果蔬菜产业,推动草莓、圣女果种植,实现“一田双收”;同庆镇以擦亮“南菜北运”传统招牌为依托,以辣椒、毛豆等蔬菜产业为重点,推进耕地撂荒整治,稳步扩增秋冬种面积;中垌镇结合设施蔬菜、绿色高产高效项目等农业项目,大力开展甘薯产量提升行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出准农技服务“制胜招”。注重抓好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农技队伍力量,市、镇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种植和田间管理指导培训,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土地深翻、换茬轮作等技术。秋冬种工作开展以来,到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200多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420多人次,为秋冬种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