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信宜

信宜市系统推进城市排水系统改造

打好内涝防治“主动仗”筑牢城市“安全堤”

茂名网讯  城市防汛排涝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信宜市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通过河道排涝改造工程、易涝点升级改造以及重建水闸等措施,系统推进防涝水工作,进一步打好内涝防治“主动仗”,筑牢城市“安全堤”。

东兴街曾是信宜市一条雨季容易遭受水浸困扰的老街道。去年7月份,城区河涌整治工作对该街道的六迎河进行了排涝及污水综合治理工程,新建了一条DN2400—2600分洪渠,排涝行洪能力从原来的0.1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在雨污治理基础上,信宜市通过对全市进行排查,并自7月份起持续对信宜市区玉都公园门口、城西恒华花园路口、东汇城路段、法院北路段、金璟花园片区、信宜中学正门、天誉名门路口、红旗东路与竹园路交汇处、竹山片区巡警大队一带、城南朝阳路一带、美乐汇门口、职教中心进校道路下方竹山路、玉湖西路信宜市机动车驾驶员协会等13个易积水点进行整治,提升排水防涝能力。

中水电十一局信宜分公司总工程师王乾介绍:“中国水电十一局负责信宜内涝防治总共8个点位,包括教育城、东汇城、美乐汇以及法院北等8个站点的内涝防治工作,目前在9月份已经全部施工完成,可以达到的效果就是在设计流量的情况下,不发生内涝,满足日常行洪排涝的要求。”

笔者了解,在易积水点整治过程中,信宜市逐一分析原因、逐一研究整治方案,并实施新建雨水管、雨水口、截水沟、改造现状雨水口以及渠道格栅等方式进行整治,目前,这13个易积水点基本完成整治工作。

东汇城及六谢饭店路段和信宜中学门口片区两个大的易积水点,是广大群众反应热烈的影响出行的积水点,特别是信宜中学门口片区,由于教育城大道地下没有排水管网、路面无雨水口,暴雨天易积水,影响教育城师生和群众出行。经过改造后,信宜中学门口片区新建雨水管约900米,积水问题明显得到改善。

在进行易积水点改造的同时,信宜市同步对相关道路进行雨水管网、人行道绿化、路灯亮化改造等工作,切实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

当前现代活力之城建设中,信宜市按照“山水居、现代城、活力湾”的城市规划,通过对玉都新区塘面湖、茂坡湖、勒沟湖三个调蓄湖塘以及平湖涌、塘面涌、石头涌、大磨涌四条河涌的综合治理、新建排洪排涝沟渠设施并打造水景观等措施,系统建设玉都新区水系结构,打造出一条自然和谐、活动休憩与防洪排涝于一体的蓝绿廊道。

与此同时,信宜市启动重建金湖、玉湖水闸工程,按照鉴江河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金湖、玉湖水闸重建工作已接近尾声,并开始试蓄水。两大水闸重建,不仅满足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为市民提供亲水空间,还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通讯员 王庆珍 黄国通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