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电白

电白白沙村古井变“新景”

相传村民曾为它智斗“人熊”

修葺一新的白沙古井。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岑稳 摄

茂名网讯 今年以来,电白区小良镇白沙村按照省“百千万工程”选树培育典型村的要求,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加强村中古井、古树、祠堂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其中,相传有300年历史的古井经过改造后成为村中一景,而一则村民智斗“人熊”的传说更让古井增添传奇色彩。

近日,记者来到白沙村走访,古井就在白沙路路边,井圈、平台及围栏全部用花岗岩砌筑,显得庄重大气。围栏口的两边题有一句诗:“古井甘泉孕龙凤,溯源饮水识乡音”。“白沙古井”四个红字刻在围栏正中,非常醒目。古井口是六边形的,宽约1.2米。为保证安全,井口还装上保护网上了锁。白沙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该井始凿时间无法考证,根据口口相传和一些资料记载,井在明代已存在。井水深约14米,水量大而清澈,四季不断。

村中老人欧华生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听家里长辈说过这样一个传说:大约300年前,白沙村还是一片荒山野岭,欧氏祖先迁徙来到此处定居,但面临水源紧缺的困境。幸运的是,欧氏先祖偶然在山脚下发现了一处泉眼,可为全族人提供宝贵的饮水资源。没想到的是,山头有只大黑猿,那时候人们把黑猿称作“人熊”,此“人熊”把守泉眼,不允许村民靠近取水,还会调戏村民。后来,聪慧的欧氏祖婆发现了“人熊”的一个独特喜好,它对竹节拍击产生的乐声极为着迷。于是,祖婆便巧妙地利用这一点,让人们把竹节放进水桶,竹节拍击的乐声把它逗得懵懵懂懂的时候,大家就趁机挑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氏祖先在这泉眼的基础上开建成古井,并采用青砖砌筑,历经岁月的洗礼,古井一直沿用至今。

尽管大家已经普遍使用自来水,但白沙古井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以及它所代表的那段艰苦岁月与先辈的智慧,始终被村民铭记在心中。白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国任表示,除了古井,该村的百年古树、古庙、祠堂等“古”资源都已经登记在册,并在日常进行维护和管理。根据白沙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建设规划,未来将建古树公园、文化广场等场所,还将修建一条休闲步道串联起这些景观,诗意的田园生活就在眼前。“我们会传承那份坚韧与智慧,认真落实‘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池榕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邓义深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