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茂南

推进“百千万”绘就好“丰”景——茂南区“三农”发展成就综述

茂名网讯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茂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用好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农业强区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广东茂名伟业罗非鱼良种场

农业经济稳步提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业产值保持增长。202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81亿元,同比增长5.1%。2023年全区粮食产量达13.62万吨,同比增长0.74%,农业经济稳步提升。

生产能力持续增强。茂南区公馆镇(罗非鱼)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业产业强镇,已建成罗非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鳌头镇入选省级专业水稻镇,羊角镇(花生)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业产业强镇,花生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

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全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迅猛,截至目前,“粤字号”农业品牌27个,“信”字号公用品牌2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2个,省级“菜篮子”基地3个,农产品品牌数量位居全市前茅。禄段古荔、万粤食品、阿朱家籺、羊角黑泥塘月饼、元春荔枝酒等5个农产品荣获2023年广东省农产品红荔奖,茂太豊荔枝酒荣获2024年中国首届县域品牌擂台赛“十大营销创新品牌”。

金塘镇小米椒

粤字号品牌茂南白鸽

重要农产品全面发展 食物供给丰富多元

经济作物快速增长。2023年,全区蔬菜面积20.11万亩,产量41.54万吨,同比增长4.09和4.35%;全区果园面积9.66万亩,园林水果产量5.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93倍和7.73倍。蔬菜水果品种琳琅满目,品质不断提升。

畜禽生产质效提升。2024年上半年全区生猪出栏35.97万头,同比增长0.3%;生猪季末存栏28.72万头,同比增长0.9%;家禽出栏731.7542万只,家禽存栏654.64万只,白鸽突破1000万只,粤西排名第一,畜牧业发展稳步向前,有省级原种猪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8个,较大规模种鸽场7个。

渔业生产繁荣发展。全区水产养殖面积5.08万亩。成立罗非鱼产业链党委,已建成罗非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公馆镇(罗非鱼)入选首批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业产业强镇。该区作为“中国罗非鱼之都”核心区,年产优质罗非鱼种苗超9亿尾。拥有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1家、省级1家,罗非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3个,企业269家,区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是广东乃至全国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罗非鱼良种生产基地,培育的“茂南脆罗非”新品种,是全省“百县百品”优秀特色农产品。罗非鱼除销往国内各地,更出口欧美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建成了罗非鱼公共检测服务中心,进一步增强了茂南罗非鱼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机手在山阁镇山阁村收割水稻

鳌头镇稻田

农村基础持续改善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茂南区高标准农田建成21.48万亩,率先完成建设任务。2024年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项目4个,开工率100%,建设进度60%,排全市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渐成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科技兴农、科技助农成为现代农业的主旋律。

农机装备广泛应用。全区2023年现有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等主要农业机械3288台,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2.2%,同比提高1.51%;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3.23%,同比提高1.99%。大宗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的机械化生产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生产从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转型升级,有力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农村供水规模化比例达100%,村内干路硬化率100%;行政村实现快递投递覆盖率达100%,光纤入户率达100%。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区农房安全隐患整治率达100%;“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高效运转;严格落实农房管控“二十四字方针”机制,建成、新建乡村振兴示范带(风貌带)3条。今年上半年,全区有127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达标率为77.91%,排全市第一。

典型镇村扎实推进。出台《茂名市茂南区关于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全力推进典型村建设。第三方公司已对18个典型村进行了规划设计,第一批的已完成,第二批的也大部分已完成,部分村正在建设;全区各村累计投入529.49万元,种植苗木42370棵,初步形成“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格局;推广应用“粤治美”村级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区入驻“粤治美”小程序村庄163个,普及率达100%。其中金塘村在全国星级排行榜中排名第三,全省星级排行榜中排名第一。

改造后的金塘油城墟

经营体系不断健全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土地要素潜能激活。建立了区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全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约10.9万亩,流转面积占全区农村承包土地的47%。

新型生产模式快速发展。2019-2023年全区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项目有60个(已完成41个,在建11个),年到账收益约120万元;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型、资本盘活型、资本运营型、物业经营型、股份合作型等六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质增效;推行农村集体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鳌头镇文蓬村和羊角镇禄段村作为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村,在职业经理人带领下,村集体增收渠道明显拓宽。

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全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全区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4家(其中省龙15家),家庭农场1297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48个,其中31家合作社获得“省级标杆社”称号,数量居全市第二;农业社会化生产托管服务主体9家,服务小农户16万多户,有力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对口帮扶深度对接。2024年8月,茂南组织结对帮扶村党组织书记20人赴禅城学习、取经。已梳理谋划禅城—茂南帮扶共建项目11个;已签订《罗非鱼产业服务体系帮扶协作框架协议》,打造罗非鱼产业服务基地和产业服务体系,共同推动茂南罗非鱼产业焕新升级。

企村联动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已发动268家企业参与,实施174个帮扶项目,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500.61万元。截至2024年8月底新增结对村庄45家,新增结对村庄率27.6%,超额完成省定20%的结对任务。

茂南区农业农村工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下一步,茂南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霞 通讯员 邹玉芳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