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儿
我喜欢爬山,便常常约朋友同行。老公笑话我说,农村人爬山会被人笑掉下巴的。即使这样,我的厚脸皮仍支持着我的喜好,时不时我还是忍不住去爬山。
呵呵,我和丽又一拍即合,约好周末爬村边的矿山。上山前两公里是水泥路,虽盘旋而上,但走得并不辛苦。路旁是高大的松树,微风吹来,浓浓的松香里却夹杂着一股刺鼻的桉树香,细看,松林里生长着一小片桉树呢。水泥路面则布满了一堆一堆的枯黄的松针和松子,它们是想告诉我季节更迭了吗?
叫不出名字的鸟儿调皮地从这棵树飞向那棵树,一只,两只,一群,两群,吱吱喳喳,有的小巧玲珑,也有的体型如鸡大。虫儿唧唧,鸟儿也唧唧,它们唱什么呢?这是山之歌,这是秋之歌!低吟高唱,悠然自得。
走尽了水泥道,此时才到半山腰,但我们可以见到山的真面目了。此时的我们吹着山风,环顾四野,心情豁然开朗!在水泥路和泥路的交接处,将山顶和山脚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商人承包了山脚全种上发财树,前段时间出售完毕,现在都是裸露着梯田式的黄土地。大部分被种上了番薯,可瘦弱的薯苗遮不住山本身的粗野。
因为这是一座矿山。说得直白点,这是一座石头山。石头是这座山的宝贝,宝贝藏在这座山里。
我不禁想起,从师范毕业来到这个小山村任教,便跟随校长在每年的重阳,带领高年级的孩子来爬矿山。当时矿山被老板承包开采,各种各样的挖掘机日夜轰隆作业,一车一车的矿石开采出来往山外拉。我们上山纯粹就是带孩子的一次野外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看看被采挖后的石头穴,即“一二三号井”。从山顶往下看,四周全是石头,中间一潭绿水。
我们更向往的是山上的野生油柑子和山橘子。几十双眼睛总能从密密层层的树林里发现“山宝”的影子,然后让男老师去摘,或让高大的男孩子去摘,再分到每个孩子的手上。野生果子的酸甜,一直从嘴里润到心里,伴着我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现在想起还直咽口水。
我和丽一边忆当年,一边用目光搜索着山上的宝贝。我们走走停停,有时对一块块看似相似又不相同的石头品足一番,有时为发现一株藏在杂树林里的山橘树惊叫。
走着走着,前面杂树丛生,竟没了路。神通广大的导航在这里一无是处,它还没精准到可以把我们带上山顶的石房子。我们尝试着再爬高一点找出口,却一直没找到。
于是,我们捡着外形好看的小石子,拾着云母片,慢悠悠地往原路返回,毕竟我们爬山爬的是情怀,并没必要非到顶不可。回到了水泥路,手机语音突然响起,接着一声“汪——汪”,一只黄狗从山岭承包商的铁皮屋跑了出来,“汪——汪——汪”一串狗叫声响起,震动着山腰。那声音在空旷的山腰还有着回响。丽惊问:怎么办?浩浩荡荡的狗队伍跑了出来。天哪,起码有5到8只黄狗!
“往山上走,别跑,别叫,不吓唬它们,它们不会乱动的。”我们慢慢地向山上移,狗声在背后不停息,我们看都不敢回头看一眼。走了几百米,狗声渐弱,我拿起手机借着屏幕镜片往回看,没见狗的影子了,才长长舒一口气。
看着似光秃,实际杂草丛生的大半个山岭,我们一直问:“怎么办?”原路被狗挡住了,前路是丛林封锁!现在要么上山,要么往这种番薯的山坡下山。上山似乎不可能,没刀没斧开路,根本穿越不了。望着陡峭的山坡,下边是大片的香蕉林。穿出蕉林便是我们的村庄,在这里能远眺家里的楼房。丽说:“有架直升机多好呀!”
想想有直升机是好的,可我们不能沉溺在不实际的想象里,我们得找下山的路啊!上山时我们多悠闲,此时我们就有多尴尬!
往下走穿蕉林是唯一的路。我们互相照应着下梯田式的山腰。似乎这段路不长,就在眼前,可它仿佛又是那么地远在天边,我们费了好长时间,还是在山腰徘徊。勾机已把这山腰勾勒得太线条化了。每一层之间都是直壁,约2米多高。
晨露沾湿了小白鞋,小白鞋爱上了山上的泥土,裹得黄黄的一层。裤子与鬼针草缠绵,把草针一根根插在裤子上,不时挑逗一下身上的皮肤,痒痒的。哎!来到了蕉林边,伸手摸着香蕉叶,偏偏隔着一个大深坑,用脚又跨过不去!想沿着山边拔开杂草下去,到了地边又退了回来,靠山这地蕉林比山上树木还密层,实在没胆量跨出那一步。
又退回了山腰的中间。我们相视着傻笑。幸好,都是同频之人,没有抱怨,没有叹息。凭着若干年前的记忆,那右手边的那树林有条上山的路。于是我们往树林处碰运气。
看来今天是注定被困山腰,一路都没有一个出口!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我们决定放弃了。如果没胆量去挑战狗队,那得求助了。淡定点,淡定点,再糟糕也先发个朋友圈。两人发了圈,然后打电话给大侄子,让他开小车来帮我们解困。
打完电话,迷路在半山腰的人儿又笑了,惊险又欢喜的秋之早晨,人生的又一站,记录啦!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