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寻迹茂名古驿道 高州篇

▲茂岭古驿道

合掌石

古丁古驿道

那射古驿道

佛子岭古驿道

扫码观看精彩内容

策划:兰红娟 吴小英

文字整理:陈珍珍 吴雯

资料/图片:由茂名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提供

高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上游,北接信宜市,东邻阳江市阳春市,南达茂南和电白两区,西交化州市和广西北流市。

高州自古便是岭南重要的郡县之一,根据《高州县志》:汉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设置高凉县,隋朝设有茂名县,从南朝到唐代,先后设立电白郡、高州和潘州,郡州治都在高州境内。宋代设有高州,辖有茂名和电白两县,明清更是高州府(辖茂名、信宜、电白、化县、吴川、廉江六县)所在地。1958年,茂名县南部八镇划为茂名市,茂名县改称高州县,1993年6月改制高州市。

高州在唐以前就已与中原地区有交流,唐代高州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频繁,甚至远达西亚、东南亚。据志可查,唐代有从广州经过高州、化州通往雷州的古驿道。明清时期由于高州辖地较大,地理位置又处于战略要冲地带,扼粤桂6县市要冲,因此便把高州府称为广东下四府之首府。

明朝在茂名县境内设有两驿,为古潘和大陵,设二十一铺;清朝初期设驿铺二十二处。据《驿道乡情》茂名市驿、铺分布表记载,在今高州市内的驿站2个,分别是窦江驿(根竹园)、大陵驿(南桥),驿铺8个,分别是龙塘铺(乾坡)、旺罗铺(旺罗)、仙觉铺(先觉)、冷水铺(满坑)、石鼓铺(石鼓)、乌坭铺(丽山)、那射铺(那射)、里麻铺(里麻)。

高州古驿道承载着古代政治、经济和军事交往史的沧桑,湮没于市井阡陌之间。让我们一起探寻驿道遗存,领略高州府往日的繁华。

高州古驿线路

往西南驿道:从县前—临高—乌坑—石鼓—甘竹—那射—往西南接(化州)分界铺到化州路。

往北驿道:从大陵驿—冷水—仙觉—狂逻(旺罗)—石巷—榄水—龙塘(白铺)—北接(信宜)县前铺到信宜南部。

往东南驿道:从县前—里麻—双花—中伙—赤泥—皁隶铺—东南接(电白)罗浮铺通往今茂南区电白方向。

往北

从高州府城(市区)往北,驿道经宝光街道、大井镇、潭头镇到信宜市。

宝光街道广潭村佛子岭下有座佛子禅院,始建于唐代。佛子岭山后有驿道,相传唐代,从高州城的大陵驿渡过鉴江,由西岸、荷塘两镇经过化州,再经广西陆川、桂林北上可去西安(唐代长安)。该驿道为石板铺设,古代因植有桃花树,故又称桃林官道。

佛子岭的南入口,两棵大榕树,枝叶茂盛、参天交错,被誉为“连理树”;树旁屹立着两块巨石,形似手掌,人称“合掌石”。传说此乃佛祖显形,合掌喜迎各方客。

在古驿道旁,直立着大石头,形似仙人脚印而被当地村民称为“神仙足迹石”,石上提跋是清代贡生邹大琮的七绝诗句。

进入曹江镇满坑村,驿道旁有一座唐代墓地,墓主人正是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高力士。故里族人为了纪念他,将其生前衣冠葬于风梢岭上,并在“衣冠冢”左下方修建“乐平庙”。从庙到墓地,有一条宽10余米的小溪,古驿道跨溪而过。

走过淋水岭桥,来到大井镇清垌村。继续往北,就到了潭头镇潭头村。有一条驿道,现存约3公里,至今仍在通行。沿江而上,在根竹园村口分岔两路,一条穿村而过,另一条沿江继续北行到信宜市,便是窦州古城(今信宜市镇隆镇)。

往东

高州府城(市区)往东的古驿道,从潘州、石仔岭街道到金山街道里麻村,通往电白区;还有自曹江镇满坑村经长坡镇、古丁镇直通阳春市(此线驿道不存)。

在潘州街道南桥社区,鉴江从南关街与南宫岭之间流过,兴文石桥横跨两岸。该桥在高州府城的南门通道,故又名“南桥”,当地百姓叫“太平桥”。

走过兴文石桥,便是南湖塘社区的会坡村。前面是棵大榕树,据说树龄在280年,会坡古榕树在进城必经之驿道边。

经过石仔岭街道茂岭社区的挂榜岭,驿道在茂岭坳(挂榜岭森林公园)内,又名茂岭古驿道;现存的驿道用花岗岩石和青砖铺砌,宽度约1.5米,长约数百米。茂岭南面是笔架山,此岭彼山便是古高州八景的“茂岭晴岚”和“笔架青峰”。

离开石仔岭街道,到了金山街道里麻村,村内驿道全长约2000米,清代在金山街道红粉村设有红粉营,里麻村设有里麻汛,驻军把守进出高州之门户。

随着时间流逝,长坡镇已无驿道可循。

从鸡母冲村白坟岭脚绕过来,古丁镇的驿道全长约2万米,路宽约1米,在陡峭的山路全部用石头铺了阶梯,以前火烧坳建有茶亭,方便路人歇息。时过物非、茶亭不在,伫在200多年的大榕树下,可以远眺阳春市。

往西

从高州府城(市区)往西,驿道经过石鼓镇,往南到茂南区,西南经镇江镇到化州市。

驿道经过的石鼓镇有三座石拱桥,一座在甘竹村,该桥历经岁月洗礼,现已不能通行。

另一座在黄坡村,名叫猪脚碌桥,明清时期,是茂名县西南驿道交通要冲。相传在桥北边有个叫“猪脚碌”的铺子,专卖猪脚等熟食。由于处于交通要冲,“猪脚碌”味道招人喜欢,老板娘端庄热情大度,故生意奇好。桥名由此流传下来。

石鼓镇还有座石拱桥在丽山村,该桥是明代崇祯年间官府出资修建,并位于驿道上,民国时期称其为官桥。后来此段古驿道荒废,官桥上的石条被移作他用,余下青砖拱砌基础,石拱外形还清晰可见。

沿着古驿道,进入镇江镇那射村,那射驿道仅存泥土路,长约3.5千米,宽2米;驿道通往鉴江边,鉴江两岸分别是那射渡和大王湾渡。如今,渡口只留下土堆,依稀可见当年的形状。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