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施教心得

【论文】新时代提升农村初中教育的实践路径

茂名市第十一中学 梁成英

摘要:农村地区的初中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短板,也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村初中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农村初中教育的现状仍十分严峻,如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基于此,应及时转变以往固化教育教学思想,善于借助新时代育人理念,赋能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形式,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教育资源,促使其发展变得愈发全面且均衡,以此不断推动乡镇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新时代;教育实践;路径

前言

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提升,不仅事关农村学子的个人成长,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寻找符合农村初中教育的提升路径。本文将深入剖析农村初中教育的有效改进措施,以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挖掘农村初中教育的潜力,助力农村学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实现个体价值的提升。同时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农村初中教育注入全新的活力与希望。

一、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农村初中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学质量的不高,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等。为了提升农村初中教育水平,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路径之一。首先,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培训体系,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服务。农村初中教师的背景和需求各异。因此,制定灵活多样的培训计划,包括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体培训与个性化培训相结合等方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成长需求。其次,创新培训方法也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关键。通过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到培训中,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同时,建立师资交流平台,促进农村与城市初中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逐渐形成“共研、共学、共进”的培训氛围。

二、深挖社会资源,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农村初中教育需要与社会的发展相契合,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农村初中教育注入更多活力,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便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农村初中教育提供广泛、深层次的支持。首先,通过建立教育产业与社会资源的深度融合机制,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企业、社会组织、文化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初中教育的管理、评估等方面,弥补财政短板,推动农村初中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其次,丰富农村初中教育内容和形式。通过与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科技,体育,艺术等领域的机构等建立联系,为农村初中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三、加强家校合作,建立良好沟通渠道

“家校合作”一直以来都是促进农村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路径,同时也为农村初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而农村初中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中能否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便成为该育人模式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这就需要农村教师应注重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与方法,言语中要让家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并要善于借助多元化沟通渠道,帮助其解决在教育中遇到的困境,引导家长转变育人理念,赢得其信任,真正做到“沟通从心开始”,满足家长教育需求。

结语

总而言之,改善农村初中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师资力量和改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才能真正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学生发展变得愈发全面且均衡。

参考文献

[1]袁潇.浅谈农村初中“立德树人”教育的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 (11):184-186.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