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高州文光塔

航拍文光塔

二层正门门额上灰塑“文光塔”三字

镇头岭文光塔石碑

光绪《高州府志》中关于文光塔的介绍

仰视文光塔

塔,往往是一座城市地标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塔高高矗立,多年屹立不倒,一座座塔不仅守护了百姓的平安,更承载了城市的文化与记忆。

高州市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当地的宝光塔、文光塔、艮塔被称为“高州三塔”。据史料记载:“环城有三塔,北曰艮塔,东曰文光,西南曰宝光。”上期典籍里的茂名介绍了宝光塔,那这期我们一起来看看文光塔。

古塔以振兴郡城文风为由倡建

关于文光塔,光绪《高州府志》就有记载:“文光塔后改名奎光塔。邑人招元傅创建,东岭文光塔记畧:吾茂科甲之盛,莫过于明之永乐间景泰天启,后克延其美我朝百余。”

在2006年版的《高州县志》中也有对于文光塔的介绍,文光塔位于高州县城镇头岭上,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因此塔是以振兴郡城文风为由倡建,而且外形似笔杆,塔刹似笔锋,故俗称文笔塔。

文光塔为八角七层仿楼阁式砖塔,每层设四门,两两相对。底层正门上方有灰雕阳文横书塔名“文光塔”,塔名左方有灰雕阳文竖书日期“嘉庆二十一年建”。塔身全部用青砖叠砌,空心结构,可从底层进入塔腔内部,仰观各层至塔顶,但不能逐层攀登。它与西岸宝光塔呈东西对峙之势,而且两塔刹顶端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蔚为奇观。

1986年,高州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文光塔进行全面维修,主要维修项目有:加固塔基,修补塔身,安装避雷针,确保全塔安全。文光塔被列为高州县文物保护单位。

古塔塔内空心不可攀登

文光塔位于高州市城东镇头岭,爬过一段小陡坡,就能看见一片平地,在平地正中间,一座七层高的塔矗立着,这就是文光塔。因为塔的外形像笔,高州当地人喜欢称它为“文笔塔”。民间也有说法,文笔塔、学砚塘、笔架山为高州人的“文房三宝”。

在文笔塔旁,一块用大理石雕刻的石碑特别引人注目,石碑上写着“镇头岭文光塔位于高州市潘州街道文笔路镇头岭上,俗称文笔塔。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茂名县举人招元傅以振兴郡城文风为由倡建,塔坐东南向西北,平面呈八角形,通高30.6米。

七层,塔内空心,无隔层,不能攀登,在广东古塔中较为罕见。

塔身用青砖砌筑,以菱角牙砖和挑檐砖出檐,无平座。塔顶为八角攒尖形,置一形似笔锋的塔刹。各层均开拱门四个,两两相对。二层正门门额上灰塑“文光塔”三字。整座塔自下而上外壁逐层收分,塔腔不变,比例协调。

文光塔南部有笔架山、挂檬岭,构成“笔架青峰”的奇景,且暗合文光塔创建的寓意,体现了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文光塔的建设既体现出清代高州重教兴学的社会风尚,又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具有较高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

整个古塔保存得比较完整,因为古塔不能攀登,游客只能在外观看古塔的风姿。

近年来,高州市政府将此岭打造成“文笔岭公园”,文笔岭公园是记载高州历史的文化公园,园中的文光塔是高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当地人称之为文笔塔。围绕着大塔所建的历史文化公园是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来高州游玩的游人们也来这里观赏。


策划:吴小英 周华君

统筹:柯丽云 周振锋

采写:李茜

图片:林夏 通讯员 玮玮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黄  策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